环保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环保新闻
从红利到复利,中国环保的拐点与新局|青山
日期:2025/1/3 16:02:15 人气:197



黄奇帆在《结构性改革》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改变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这意味着,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那些未能及时调整、仍依赖旧有模式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正如他所强调的,深化改革和创新是企业应对外部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栏目趋势洞察  作者青山研究院  视觉山上小青
青山研究院 / 2025新年特刊

过去十几年,中国环保行业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红利时代”。在这一时期,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行业的巨大增量需求,共同造就了一个快速扩张的市场。

然而,随着政策红利逐渐退场,市场开始回归理性,行业的增长逻辑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这一转折点被称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拐点”。

红利时代,谁胆大心细、跑得快,谁就能占据优势;而当前我们正在迈入的复利时代,拼的却是耐力与定力,是战略聚焦、技术积累、精细化运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换句话说,过去的成功逻辑正在失效,新的生存法则正在重新定义游戏规则。那些仅依赖短期红利的企业,将发现未来愈发无从下手;而那些苦练内功的企业,正在“慢钱”逻辑中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红利到复利”的转变逻辑出发,深度解析环保行业的拐点与新局,探讨环保企业在复利时代如何寻找增长新动能,构建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



拐点:从红利到复利的分水岭

“拐点”不仅是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更是环保行业内部增长逻辑的重塑。从“红利”到“复利”,企业的竞争优势从抓住机会转变为积累能力,增长的动力也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1. 市场的分化与饱和:增量到存量的转变

在“红利时代”,环保行业的市场主要以增量为主,尤其是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核心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亿级项目”犹如雨后春笋,一茬接一茬,国内重点城市的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能力迅速提升。

然而,随着重点城市市场接近饱和,新增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逐渐减少,行业开始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新建项目的需求呈明显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低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虽然还有开发潜力,但财政能力和政策执行力的不足限制了市场释放的速度。接受青山产业评论访谈的一位川渝区域的环保企业创始人坦言:“我们看到了农村污水处理的机会,但这些机会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实际项目,企业无法支撑长期等待的成本。”

这种区域间的不均衡加剧了行业的市场分化。而这种市场分化的加剧,意味着企业不再能依靠普遍性的大规模项目获取增长,而是需要针对区域性和细分市场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战略调整。

一线市场的焦点从新建转向改造与运维,例如老旧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垃圾处理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而在低线市场,企业需要设计高适配度的解决方案,以低成本满足分散区域的治理需求。

2. 政策的转向与退出:从“输血”到“造血”

“红利时代”以政策驱动为核心,企业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财政支持和政府补贴。然而,政策的不可持续性使得行业必须适应“输血”退场后的“造血”逻辑。

随着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政策逐渐从直接投入转向市场化引导。政策不再是单纯的投入型激励,而是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的资源配置。例如,政府补贴的逐步退坡,使得企业必须通过自身运营能力和技术实力获取竞争优势。

同时,政策方向的变化还体现在支持领域的调整。过去集中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的补贴逐渐向资源循环、工业环保和数字化转型等方向倾斜。例如,危废处理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技术创新和资源化利用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这种调整迫使企业重新规划业务方向,一些依赖单一政策的企业逐步被市场淘汰,而那些具备技术能力和市场化运营能力的企业则开始享受积累带来的复利效应。

3. 竞争格局的重构与升级:从粗放竞争到精细化博弈

政策消退和市场饱和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红利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跑马圈地”,比拼的是规模扩张和成本控制。然而,进入复利时代后,市场的成熟迫使企业转向更高层次的竞争。

近两年,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从单一业务到全产业链布局的转型。例如,一些大型固废企业通过收购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企业,形成了覆盖垃圾收运、焚烧处理和资源化的完整业务链条。这种整合带来了规模效应,但也对中小企业形成了挤压。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生存的关键已转变为在细分领域的差异化竞争。

例如,江苏一环保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飞灰协同制棉技术,将垃圾焚烧飞灰转化为高品质岩棉等再生资源。这一创新不仅破解了高成本、高能耗的难题,还显著降低了碳排放,成为行业内探索资源化利用的典范模式。这种技术突破为企业提升利润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应对政策变化的韧性。

在竞争格局重构的同时,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在发生转变。技术和运营能力成为行业的“硬通货”,那些能够深耕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的企业,正在存量市场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新局:复利时代的三大核心逻辑

如今,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时代彻底变了!那个“项目一上,钞票到账”的粗放增长年代已然过去。

一个需要企业积累正向价值,并为之付出长期努力的复利时代已经来临。

在“跑马圈地”红利几近消退的背景下,唯有将资产做好沉淀并转化为复利的“本金”和生产要素,才有机会在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中,实现确定性的增长。

与此同时,红利时代的“快钱”思维,也正在转向复利时代的“慢钱、长钱”积累。

速度不再是关键,真正有价值的“积累”正成为环保企业新增长的底层驱动。

接下来我们结合青山研究院的调研,从发展方向、竞争规则、商业模式三个维度解析复利时代的三大核心逻辑。

1. 发展方向:技术驱动与价值链延展

在复利时代,技术创新已经从“加分项”变成了“必选项”。市场和政策的变化让低技术门槛的企业逐步被淘汰,技术创新成为进入高附加值领域的唯一途径。同时环保企业还需要通过业务的纵深布局延展价值链。

例如,在市政水务、工业环保和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技术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无论是智慧水务中的数字孪生技术,还是工业废水中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环保行业的创新方向都已从简单的污染治理转向价值的深度挖掘。

青山研究院调研的江苏一家工业废水处理企业,通过膜分离技术提取工业废液中的贵金属,不仅提升了自身盈利能力,还为客户节约了处理成本。 企业负责人表示:“技术不再只是锦上添花,而是我们开拓新市场的必需品。”

技术的深入发展也为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延展创造了条件。垃圾分类、焚烧处理与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整合模式,已成为部分头部企业构建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

2. 竞争规则:以效率和差异化为核心

复利时代的竞争,不再是过去“跑马圈地”的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存量市场中的效率和差异化。这种竞争方式迫使企业从内部挖潜,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独特优势,在红海中找到蓝海。

效率不仅是控制成本的工具,更是企业应对价格战的核心竞争力。

在青山研究院的调研中,一家位于长三角专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企业,在一次区域性工业园服务竞标中,面对价格被持续压低的困境,选择了通过提升效率而非压低报价的策略。
他们聚焦于高浓度废水处理的瓶颈环节——高能耗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成本优化。通过反应器内填料的自主设计升级,显著提高了厌氧菌的活性,使单位处理量的能耗显著降低。此外,他们对整个园区废水的来源进行精准分类,实施分质处理方案,避免了因水质差异大而导致的工艺过载问题。
这一系列举措让该企业以中等报价中标,同时在运营期间的节约效果远超客户预期。

效率优化让企业得以生存,而差异化则是企业能够胜出的关键。正如一位接受青山研究院访谈的固废上市公司创始人所言:“效率决定你能不能活,差异化决定你能不能赢。”

复利时代要求企业在技术、服务和商业模式上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例如,上文提到,在垃圾焚烧领域,上文提到江苏那家环保企业创新飞灰资源化处理技术,将废物转化为高品质岩棉,不仅化解成本压力,还创造出高价值市场材料。这种差异化能力不仅让企业在区域市场中占据优势,也成为行业规则改变中的生存支点。

在青山研究院的调研中,我们看到头部企业往往采取双重策略:一方面通过规模化运营提升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和细分市场的专注形成差异化优势。

3. 商业模式:从一次性收益到长期价值的沉淀

过去,环保行业的盈利模式大多集中于单次项目型收益。这种模式虽然能在短期内带来快速回报,但缺乏长期的收入保障。

在复利时代,企业需要转向“产品+服务”的商业模式,通过长期合同和服务绑定,实现收入的稳定和客户关系的深度耕耘。

从一次性的服务提供商到陪伴客户长期的运营伙伴,这种转型让环保企业在市场波动中更具稳定性,也使其在招投标中更具竞争力。

从更为本质的层面来看,复利时代并非红利时代的延续,而是一次增长逻辑的彻底重构。技术驱动决定了企业未来的价值创造能力,效率和差异化成为竞争的核心法则,而商业模式的变革则为企业提供了更稳定的收益保障。



突围:复利时代,重塑增长的三大路径

进入复利时代,环保行业的规则已经变了。如果说过去的红利时代是“机会主义者”的舞台,那么现在,就是“积累者”的时代。

增长不再是靠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依赖对核心能力的深入挖掘和对市场布局的精准判断。

这个转型并不容易,它需要企业回归基本面,从内部寻找答案,也需要在变化的市场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1. 提升内生增长能力:从“快跑”到“稳扎稳打”

复利时代,增长的核心不再是单纯依靠政策支持和市场扩张的“外力”,而是需要通过内部精细化运作和能力积累实现内生驱动,以此来应对这场从效率到价值的全方位升级战。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构建和加强企业的内生增长能力,这个问题也是青山研究院在近两年调研中与创业者和企业家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这里与大家分享三点。

一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可以看作是内生增长的基石。环保行业长期以来对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大量潜力被浪费。在政策压力加大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例如,上海一危废处理企业通过优化废料分类,将原本需高成本焚烧的废物分流至资源化利用环节,不仅大幅降低了处理成本,还通过资源化产品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这种精细化改进,不仅是成本效率的提升,更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体现。

二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内生增长最为底层的驱动力。在青山研究院的调研中,一位北京水务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感慨到,“技术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的“必需品”。

他在交流中谈到公司合作的一市政水务企业通过优化膜分离技术,不仅将能耗降低了15%,还显著提升了出水水质,为客户提供了更高的附加值服务。这种通过技术提升带来的效率改进和客户粘性增强,让企业在存量竞争中构建了立身之本。

三是长期客户关系。长期客户关系可以看作是内生增长的关键支柱。环保行业的服务特性决定了与客户的合作需要长期性和稳定性。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企业可以锁定长期合同,确保收入的稳定性,同时在服务过程中持续挖掘增值空间。

青山研究院调研的浙江一工业废水处理企业通过签订多年托管合同,不仅巩固了客户信任,还利用数据分析优化服务流程,形成了“数据+服务”的正向循环。

2. 聚焦高潜力市场:懂得“挑活儿”,才能干得好

在市场增量逐渐消失的背景下,环保企业需要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聚焦高潜力市场,是企业实现精确制导的重要战略路径。

谈到高潜力市场,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一是区域选择。区域选择是高潜力市场聚焦的首要因素。例如,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由于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大、工业经济发达,依然是环保企业布局的首选区域。

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地区)和农村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尽管这些区域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随着东部的确部分产业的转移以及国家在战略层面需求,环境治理需求正在逐步释放。

二是行业细分。危废处理、资源化利用和工业环保等领域,由于技术门槛高、需求稳定,正在成为高潜力的细分市场。例如,青山研究院调研的江苏一危废企业通过聚焦化工废料处理,避免了低端市场的价格竞争,同时获得了政策补贴支持,为企业创造了相对不错的回报。这种精准的行业聚焦,为企业构建了不可替代的市场地位。

三是外海拓展。在国内市场整体步入存量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逐步成为中国环保企业探索高潜力领域的方向。随着东南亚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当地对环保的需求快速上升。例如,上海一固废企业通过与泰国政府合作,开发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仅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还积累了国际项目的管理经验,为企业的长期增长拓宽了边界。

3. 嵌入式协同发展:扎根深,才能御风浪

短期项目的竞争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复利时代的竞争则更注重深度协同与长期积累,尤其是通过嵌入式的产业链协同,参与到生态闭环之中,深扎根,才能御风浪。

这种协同模式强调在全产业链中寻找内在连接,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在污水处理领域,一些环保企业在江苏无锡泛半导体产业园内,通过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工业废水资源化为高品质再生水,不仅满足了区域工业企业的生产需求,还显著降低了制水成本,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同时,该模式有效缓解了区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再生水的高效循环,降低了地方环境容量的压力,提升了整体可持续性。

此外,跨界合作也是嵌入式协同的重要形式。例如,在垃圾焚烧领域,国内一家环保企业通过与新能源公司合作,开发热电联产项目,将焚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清洁能源。这种“环保+能源”模式,不仅为城市提供了绿色能源,还强化了企业的差异化服务能力,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壁垒。

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嵌入式协同发展,不仅是对现有产业链的优化,更是对未来生态体系的构建。它将企业从单一的服务提供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为长期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复利时代的突围,是一场由内而外的系统性变革。从提升运营效率,到精准市场选择,再到构建协同生态,这些路径并非单一的孤立策略,而是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对环保行业的企业而言,突围的关键不在于“更快”,而在于“更稳”,在于如何在每一步积累中为未来奠定更深厚的基础。

在青山研究院的多次深度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行业领先者正通过扎实的经营能力和创新的业务布局,在复利时代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然而,突围之路并非易事,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复杂性、竞争格局的动态变化,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能够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为环保企业决策层和管理者提供一份视野更广、洞察更深的决策参考,我们近期正式发布了重量级智库报告《中国环保企业经营参考2024-2025》。

这份报告凝聚了青山研究院的最新洞察与研究成果,系统剖析环保企业发展核心议题,从战略评估到市场研判,再到管理升级,为企业提供具备实战价值和前瞻性的决策参考,助力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寻找突破口。

如果您正在关注上述关键问题,相信《中国环保企业经营参考2024-2025》会给您带回去有价值的参考。截至目前,这份智库报告的订阅企业及机构数量近700家,如您需要了解关于这份报告的更多信息或订阅详情,请查看文末海报。



复利时代的关键抉择

对于环保企业而言,红利时代的成功往往源自抓住机遇的敏锐,而复利时代的胜出,则依赖于长期积累与深耕细作。

在这一阶段,环保企业需要转变思维,从“外部机会”转向“内部积累”,从“短期收益”转向“长期价值”。唯有那些能够深度挖掘潜力、精准布局市场、系统性打造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复利时代实现真正的蜕变和重生。

复利的本质,是对时间的尊重。今天,环保行业的“拐点”不仅考验着企业如何适应规则的重构,更考验其是否具备在复杂环境中沉着布局、深挖内在潜力的智慧与远见。

转自青山研究院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