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8/26 8:52:11 人气:2417 |
6月2日上映的电影《末日崩塌》,缓解了大荧幕上太久没出现灾难片的尴尬。 虽然从演员表中最大牌的巨石强森,就能看出本片的剧情、表演都不值得期待——强森大叔是职业摔跤手转行做演员,主要作用是全方位展示肌肉的力量。在《2012》之后,我们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场面能比世界末日更令人感受到“灾难”的了。就算如此,《末日崩塌》一上映还是有大批观众涌入电影院。 人们有多喜欢灾难片?好莱坞很清楚。从上个世纪50年代发端到70年代形成规模再到90年代由电脑特技加持的《龙卷风》、《地火熔城》,灾难片形成了标准制式,大都具备如下元素:强烈的视觉冲击、极端的环境设定、个人英雄主义者的存在、渺茫却一定会实现的救赎、人性丑恶与美好。随着产业的发达,细分出了几类:地质气候类,《2012》、《后天》、《末日崩塌》;恐怖生物类,《大白鲨》、《狂蟒之灾》;外星人类,《独立日》;事故类,《泰坦尼克号》。 上述电影里有票房灵药也有毒药,有进入影史前一百名的也有垃圾产品,但无一例外会引起关注。 原因有几条。首先是可以体验到现实生活里并不想遭遇的场景,走出电影院越发觉得现实生活之美好,比如看完《2012》,你至少是对城市依然如故感到欣慰,即便是在充满雾霾的北京冬夜。再者,破坏是一种暗藏的心理需求,人们惊叹于摩天楼垮塌、地面出现裂缝汽车纷纷掉下去时,害怕之余更多的是兴奋,肾上腺素飙升,其原理与狂欢节无异,打破文明社会的秩序,回到原始的无序中。更重要的是,在这无序中权力得以重新分配,这也符合一部分平凡人的希望,不信你看电影里光芒万丈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承载者,往往在影片开头都是失败的父亲和丈夫,比如《2012》。《末日崩塌》也很明显,强森的前妻有了新男友,是个人见人爱的有钱人,但他临阵脱逃(因剧情需要),普通人强森用大块肌肉撑起一片天。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英文中灾难片有一个俚语叫“disaster porn”(灾难A片),意思是灾难片就类似于爱情动作片,是成年人客观存在的生理与心理双重需求。当好莱坞通过票房捕捉到这种需要时,还不能够将灾难片推向高潮,因为它太需要技术支撑了,所以真正意义上形成热潮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录像机或者VCD初看《龙卷风》时的场面吧,到了2004年,在大荧幕上看到《后天》时,视觉上已经非常成熟了。 灾难现场是极其考验审美的,一片乱炸显然不能从一众庸片中脱颖而出。我们不得不提到罗兰·艾默里奇。《独立日》、《后天》、《2012》都由他执导。艾默里奇曾在斯图加特艺术大学绘画、雕刻。他在《后天》里对毁灭性天气的处理非常有美感,速冻的纽约和结冰的自由女神到现在还为人们津津乐道,最后众人在图书馆里获得救赎也是商业电影里难得见到的人文气息。而在《2012》中,黄石公园的群鸟和“烟花”,也令人印象深刻。 好莱坞重视技术、依赖技术的本性也反哺了这一类电影。特效本该是皮囊,揭示人性才应该是骨肉,但商业电影是本末倒置的,属于骨肉的部分千篇一律,剧情都是主角开了外挂,先救自己的家人,再救围观群众,最后获得拯救,其中也没有揭示什么深刻的人性,都浮于表面。久而久之,越来越强的特效反而成了灾难片的灵魂,特效好不好,成了观众选择影片的核心标准。 但去除掉商业上的需求,灾难片是可以很深刻的。典型的例子是弗兰克·德拉邦特的作品《迷雾》。一场大雾不散去,被困在超市的人们面对混沌的世界接近崩溃,有人为救儿子投身雾中,有人趁机建立邪教,有人信上帝,有人只信自己——信仰危机是最容易在灾难中爆发的,到结尾导演也没说破答案,给人挥之不去的恐惧感。所以做成什么风格,取决于立项时想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但很明确的一点是,不能因为灾难片要挣钱,就认为它非常容易做。 看看国内就清楚了。 很尴尬,当中国观众在国外的“灾难”洗礼下口味越来越重,越来越难以满足时,国内还没有做出一部像样的灾难片。那部所谓的《超强台风》因太过简陋的特效和几乎零伤亡的结局已经被嘲笑得体无完肤,对比韩国的《海云台》,实在是差了不下20年。《1942》和《唐山大地震》,被处理成了凄惨的现实主义,于是我们看到了以展现个体悲惨命运的伦理片。 这都与国内灾难片的惯性思维脱不开关系:只要万众一心,灾难是完全可以被抵抗的,结尾绝对可以零伤亡的;如果是人类无法克服的大天灾,那也不能允许做成让观众很high的爆米花电影,只能从人性出发,重点发掘灾后重建的感人故事。被局限起来后,这一部分的钱也只能由着美国人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