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妈,别逼我了
日期:2019/8/14 13:56:43 人气:2762

以家庭关系为主题的影视剧总是层出不穷。


最近的热播剧《小欢喜》就以高考为主题,以家庭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横切面,浓

墨重燃那句老生常谈:高考,不仅是孩子们的高考,也是父母的高考。


在一个“家有考生”的典型中式家庭里,亲子关系是高考这场战役的一大关键。如

《小欢喜》主演父亲的黄磊在采访里说,“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修行,而亲子教育是

父母最好的修行。

黄磊饰方圆


十年寒窗是一场全民皆兵的长跑。在这场长跑里,“赢在起跑线”已是家长们的一

致诉求。他们在孩子出生前就早早意识到什么叫“同辈压力”。这从近年来愈渐疯

狂的补习班、学区房、留学热等可见一斑。


然而,青春期的学生在学校要承受高强度的学考压力,在家中要承受以爱之名的压

力,亲子之间的矛盾潜藏在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里,随着高考逼近,一触即发。

 

 

01

妈妈变强了

 


 

从《少年派》里的闫妮到《小别离》、《小欢喜》里的海清,都诠释了同一种中式

现代都市妈妈。


这种妈妈,在个人、工作和家庭内外的所有事务中,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到第一

位,恨不得自己上考场替孩子搏未来。

海清饰童文洁


但父亲的角色却不太一样。黄磊在《小欢喜》里扮演的父亲方圆是个心宽体胖的中

年男人,如其名可方可圆,追求田园式快乐生活,喜欢花鸟鱼虫,乐观、随遇而

安。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他把观念写在誓师大会气球上对孩子的寄愿:考上还是考不

上,小小欢喜才是好。


而反观海清扮演的母亲,对待成绩比孩子自己还要悲观、焦虑,绝对的唯分数论。

方法上强势、霸道,一如其在工作上的雷厉风行。


“海清妈妈们”清楚地看到这个竞争残酷的社会,她不允许孩子没有走在她为其预

设的最佳道路上。

陶虹饰宋倩


又如陶虹在剧中扮演的离异妈妈,把孩子视为她的唯一,向海清抱怨:我身边一个

人都没有了,为了孩子我放弃了多少想干的事,我容易吗?


纵然女儿次次考试年级第一,她依然心怀过度期待,偶尔考了第二名就陷入焦虑。

还在誓师大会的气球上坚持写“清华北大”,让孩子倍感压力。


在过去,“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的中心是父亲。而到了今天,“慈母严

父”的组合模式逐渐开始改变甚至颠覆。

季家三口


随着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的提升,妈妈在家庭教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有准高考生的家庭里,妈妈通常是全家担心操劳最多的那个。


《小欢喜》中有这样一幕场景。高二结束,方一凡分班考考了最后一名,成绩拿回

家,海清饰演的其母亲固然勃然大怒。私下与父亲(黄磊)商量此事,得知后,父

亲的思路为:既然结果至此,第一步,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


母亲却耍起狠来,绝不“接纳”:

周奇饰方一凡


“我们接纳有什么用?他将来考不起大学,社会接纳他吗?他没学历没文凭,社会

接纳他吗?”


海清妈妈们普遍焦虑,指向性更为明显:课程的学习能否成为升往名校的进阶石?


这部分“虎妈”往往是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已搏得职场上一席之地的独立女性。她

们早已深刻地知道这个世界优胜劣汰的法则,并激发出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保护子女

的母性本能。她们内心深处的惶恐和担忧,来自对这个社会残酷竞争的领悟。

然而,母亲的普遍焦虑,在一个备战应考的家庭里,对孩子的成长更多时候是压

力。


父母的一刚一柔,在孩子眼里兴许成了一次次紧绷和逃脱的交替。长久以往,在备

战这条路上,他们难免偶尔迷失自我,产生比家长更甚的焦虑和逃避心理。


 

02

以爱之名的抗衡

 


 

《小欢喜》开头部分有一幕场景:父母在给孩子挑选学区房时,看到原户主书房墙

上贴满了高分试卷,妈妈正觉得赏心悦目,旋即发现那些试卷上,用大字记号笔密

密麻麻地写满了“我恨”。笔迹潦草而用力,触目惊心。

夹在摆脱不掉的升学考试和父母“为你好”的情感负担中,“我恨”,只是孩子最

轻微的一种爆发。


它犹如综艺节目《少年说》里,一个倍感压力的孩子放声的大喊:我再也不想吃苹

果和鸡蛋了!


不是琐碎小事,它折射了家庭关系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存在的裂痕。


家庭教育的失败,莫过于给予、施加的初衷衍生出抵触的本能,越是强加的,越是

遭到孩子的否定和反抗。

如《奇葩说》的马东曾在某教育论坛圆桌上探讨过的,中国家长总挂在嘴边的那

“我都是为你好”,但这实际上是一种借口,更是家长们的一种自我满足。


当这种自我满足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反弹随之而来。


《小别离》里张子枫饰演的女儿方朵朵,因为忍受不了母亲无休止的唠叨离家出

走,《小欢喜》里,次次年级第一的乔英子对着母亲含泪哭喊:别逼我了!

李庚希饰乔英子


2018年,曹保平的现实主义电影《狗十三》中,大人们用来哄孩子买的两只狗,便

是忽视孩子自尊和自我意识的体现,最终女孩李玩向大人们妥协,变成一个乖巧懂

事的好孩子,也是现代教育畸变的结果。


当中国传统威权家长制发展至今演变成溺爱、宠爱等方式,独生子女家庭,看似是

以孩子作为整个家庭的中心,但说白了,在这些中产家庭父母眼里,孩子的成绩好

坏只是他们的安全感来源。


 

03

唯有爱可给予

 

 

中国家庭教育演变至今,是一次穿越时代洪荒的沉淀。


如同《小欢喜》、《小别离》交替呈现的悲喜,教育在不同时代和个体维度上,都

同时掺杂酸甜苦辣。

《小别离》剧照


亲子关系也好,家庭教育也好,一些溯及传统的闪光点,固然应该保存,可在应试

教育的镣铐下,家庭关系如何兼顾养育、教导和爱,古往今来一直没有找到过完美

模式。


纵观整个东亚文化圈,家庭教育理念和模式大多都围绕强制、施加式的唯考试论,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干预,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中国台湾剧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名字就来自纪伯伦一首扼腕的诗,其譬喻

颇值深思: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有别于中国家庭的“施加”式亲情表达,美式文明则更强调互相分享、支持的一体

性。


在家庭教育理念方面,如美剧《我们这一天》所传递的,美国人最看重的还是爱的

教育、教养的滋润和感染。

《我们这一天》台词截图


剧中的一家五口,各自处在不同的年龄段,面对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烦恼。但他们都

将个人的问题放在了家族的框架里来阐释,又把家庭的问题分解到每个人的身上。


“爱”是任何文明社会里家庭里的主要元素。但“爱”的表达方式和形式大有不

同。


《我们这一天》里一句台词点如是说:“我们都是一体的。就算一个人死了,不代

表画中没有他们的位置。没有死亡,没有单独的你或我,或者他们,我们都是一体

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这幅画,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沾染了其他人的颜

色。

《我们这一天》剧照


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既承袭传统,又深深打上了当今时代的烙印。现今的家庭教育

仍与学校应试体制紧密挂钩。但要孩子身心健康,家庭教育不应丧失“德

育”和“情育”。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