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荐:百岁老人亲写传奇人生《绿梳子:我的青少年时代》
日期:2020/4/15 13:23:05 人气:2861


内容简介

    《绿梳子》主人公李长慧1920年出生于湖北荆州一个诗书世家,其父李宝常早年间即与当时湖北杰出的大书法家张裕钊和杨守敬齐名,以“三楚名士”之誉而名重一时,并为青年时代的张大千所仰慕与推重。

    《绿梳子》这本自传记述了一名弱女子“志于学”而改变命运。作者自幼饱尝人世沧桑,但她自强不息,未读小学而直接念初中,继而16岁独自离家负笈远游;抗战爆发后逃难到重庆,艰难自立谋生;尽管没有读过高中,却仅凭八个月的昼夜补习,终于在录取比例悬殊的情况下考取了中正医学院,并收获了在战乱中萌生的美满爱情。毕业后,她以自己的精湛医术,为煤矿工人服务几十年,曾光荣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全国“群英会”。她的人生信条是:做个好医生,回报所有的人。

    作者以朴实的笔触,呈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艺术与生活之种种,掀开了旧时代大家庭沉重幕帘之一角,传递了内陆商埠城镇近现代化的早期面貌,记录了中国*批教会学校的办学新风。而一代学子在抗战中艰难刻苦求学,不仅有著名的西南联大,还有作者履历所至的唐山交大和中正医学院。作者在颠沛流离中屡屡遇到陌生的好心人,闪烁着离乱年代的人性之美;主人公经历的炽烈青春爱情,则不啻为苦难岁月中穿透沉郁阴霾的一缕温暖阳光。

 

作者简介

李长慧,湖北荆州人。一位不凡的女性,有着传奇的经历,一位为无数人救死扶伤的知名医生。

 

前  言

岁月细梳 余韵久长

陈礼荣(《荆州日报》原主任编辑)


金辉同志:

令堂大人的回忆录,写得太好了!令人惊叹称绝,以致手难释卷,

几不能寐。

    我读《绿梳子》,感慨良深……这么多年来,我读的书若以部(册)而论,每年均为上百,但像这样投入地逐字逐句细细品赏,还是很少见的。

    《绿梳子》写得最扣动人心的,还是令堂大人对那个大家庭内部关系的叙述——此即当下议论最多的所谓“原生态家庭”。我个人体会,她后来一生的自强不息,跟这种人生际遇关系极大。

    您的母亲如此高龄能够亲笔写回忆录,对敝地而言,无疑是乡邦文化建设的一件大好事;至少,作为亲历亲见者,她对民国时期的乡邦风物,能够保留下一份珍贵的遗存。

    从尊父母身上,我也真切地感受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神奇魅力。您父母双亲的老家虽为弹丸之地,直至解放初期城区面积亦仅只2.7平方公里,但自古以来,确实名家辈出。早先,并不知道您的父母,真是失敬;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我国当代“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因缘与之于1998年结缘,十年中我四度赴沪,即写过了王、桂(其母家系)两家四代人的文章。

    可惜令尊大人无回忆录传世。依我看,金家在敝地也是老门老户,且忠厚传家。再说,《绿梳子》中出现的令尊大人,绝对是民国年间优等“高富帅”的典范,他既稳重、聪颖,又通达、善良……至今看来,似亦无人能比。美中不足的是,书中关于金家所描述的笔墨就显得太少了。

    至于令堂大人的父亲宝常公,我觉得他就是个纯粹的中国文化人,也可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时期的杰出代表和优秀践行者;他的人生悲剧,是那一代人不可避免的宿命。今天,我们来重拾这个话题,就是试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承接与发扬这个特定角度来予以切入与展开,以期能让世代相传的华夏文明,在新时期焕发出愈加绚丽的光彩。

    我总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承载。我们父兄那一代人承受的苦难过于深重,故如果有可能,应尽量地使这些亲身经历者的回忆性文字或者口述实录等流传后世。我之所以如此看重令堂大人的《绿梳子》,也可以说是完全出于这一点。老人家百岁高龄,世称“人瑞”;她能有亲笔回忆录问世,堪称人间罕见,也是一大幸事。您协助母亲做好这件事,功莫大焉、善莫大焉!所以我衷心希望把这本书出好——这不仅是一家一姓之事,而且是这一代国人的大事。

    总之,我深深地为故乡游子、也就是如您父母这样一些为着祖国的建设及事业的发展而离乡远去外地的诸多沙市人深感骄傲!我有责任、有义务让这些乡邦前贤的故事传下去,让子孙后代在这些故事的激励下,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我研究李宝常先生三十余年,对他的生平仍所知相当有限。他去世后,收入断了来源,家人的生活一时间便陷入绝境,其最困难时,即是将家里的所有字画书籍摆在竹床上论斤卖,而将那些留下来本当视若珙璧的书札信函全部用来生了炉火……2012年我去成都,曾花了大半天时间特意到遇仙桥古玩市场转了又转,重点考察书法作品及民国出版物,均一无所获;而网师园老照片在苏州出现,毋宁说是上苍对这位“荆楚名士”的特殊眷顾。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太太活到一百岁,又有《绿梳子》的问世……那么,这一切均为天意、是老天要让

    宝常公的一切均借这位存世孤女之手,再现于眼下这十丈红尘之中!

    这,正好与他遽捐馆舍的时间,相去整整七十年!

    我唯一想插嘴的是装帧——书的前面,放那张令堂和尊外公与张大千昆仲合影的老照片,接下来又是老太太百岁时再见幼时影像的画面……庶几如此,《绿梳子》便有了个内在的逻辑。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老太太天纵聪颖,未读小学而直接念初中,复以初中毕业而直接考入中正医学院,这都是民国才会发生的奇迹;她作为一位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 1959年便以自己创造出的工作业绩而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的 “群英会”,这是国家给她的最高馈赠与奖赏。一转眼,这又过去了一轮甲子。那么,这都是如何形成的呢?私下跟您说:我个人以为还是基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宝常公和她母亲共同创造出了这个神奇的生命!

 

                                                                  2019年六七月间

 

编辑推荐

    《绿梳子: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部百岁老人的自传。难能可贵的是,老人92岁才开始本书的写作,焚膏继晷,经年累月,一点一滴情景再现,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倾注了老人对岁月的珍重,对生命历程美好的回忆,对人性的乐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医者仁,仁者寿。百岁老人亲写传奇人生,弥足珍贵。信念坚定,老年后仍能把生命活出精彩。读后,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备受教育和洗礼。

    珍贵的历史照片,有几张是首次呈现,比如,作者的令堂和尊外公与张大千、昆仲合影的老照片;百岁老人再见幼时影像时的画面。

    《绿梳子》是对历史的感性解读,是民国时期口述史的珍贵补充。全书以个人经历为主线,通过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的细节描述,展示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画卷,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个人与家庭、社会与人生的鲜活气息。个性化的书写,使人看到了和历史书不一样的历史。

 

媒体评论


《绿梳子》看了一遍又一遍,好感动!母亲真了不起!爱她敬她祝福她!也深懂了你为什么优秀!谢谢!!!

好榜样就在身边,一生都在努力,那么有大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书印的特别漂亮,一定会有无数读者喜欢!祝福母亲健康长寿!

——张海迪  中国残联

 

《绿梳子》太感人了!老人家一生所体现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精英身上zui为宝贵的精神,我们应该让这种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向尊敬的老人家致敬!

——张子君  河北省司法厅政治部主任

 

奇书,奇人,奇迹!老人家了不起,女性中的杰出者。老公跟我抢着看,他特别喜欢,边看边赞!

《綠梳子》爱不释手!

自述,文献,文章,字画,加子女文章,使百岁母亲立体化。

老人家白描一生,直朴,细腻,充满真情!少女时代的心理活动挺感人。

八个月的补课,那些一天一封的挂号信,使世纪之爱生辉,红豆永远灿烂!

老人为什么如金刚护体?我想,她纯洁如水晶,本是金刚身!

给老母亲鞠躬!敬礼!

《绿梳子》书名好!赞!

谢老人家对社会的贡献!如今,缺的是这种精神!

——成平  珠海出版社社长

 

《绿梳子:我的青少年时代》,装帧精美,设计上乘。展读之际,觉得全书的语言平实质朴,确如面对一位睿智而平和的老太太,或于清辉照影的月光下、或于夏日当庭的浓荫中,给人要言不繁地回述生平的亲切之感。书中所附数十帧图片,一帧帧清哳、明了,印证着作者的绵绵轻述;将全书所载文、图对照起来读,那言辞虽是轻柔委婉,但却使人从中感觉到这位自荆楚大地走出来奇女子心灵中那强大的内驱力,具有一种不容易移的坚韧与刚毅。书中言及离乱岁月,谈到男女心性,或是因那个时代的人生有着强寇入侵、岁月飘零之特定性,由女主人公所展现出来那种一心向学、奋发有为的自立自强精神,给人信心、给人力量,不啻是当下具感染力的一部励志教材。它让读者于品读中充分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这位弱女子之人生命运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乃是其鲜明的特色之一。

作为一位百岁老人,李长慧医生一笔一划写出的《绿梳子》,为年轻一代树立起坚强信念,做出了个榜样。她告诉我们,只要心中对人生、对生活始终保存有一份追求、一份向往,就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也就没有不可实现的梦想。

——陈礼荣  荆州日报主任编辑

 

拜读《绿梳子》,花了五个小时,一字不拉一气读完,爱不释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绿梳子》是伯母的回忆录,也是有幸拜读本书的读者的人生教程。特别感人,特别励志!读“我的童年”和“嘉陵江畔”等章节令人揪心催人泪下,读“应考女高”“报考医学院”等章节令人欣慰心情舒畅,一切似是天意,关键时刻总有神助。一切的苦难,都只是滋养伟大人格的营养,所有的积善之举,上苍都会以另一种形式眷顾好人。伯母是一位新时代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老外婆”也是一位生在旧社会的伟大而平凡的母亲。祝伯母她老人家一切安好,好人自然有好报,“忠孝传家,天宝长华”,天道自然!

——任安华   宁波企业家

 

读罢本书,灵魂深处的震撼与荡涤,难以言表……

作者在少年青年时代历经磨难,并未残留阴影,一生扶危济世,至晚年心性澄明,堪称做人典范。书中所叙令尊令堂的感情经历,尤令人感动。谨此向老人家表达崇高敬意……

尊外祖父的书法,篆、隶、魏、楷,无一不佳!

——王凤良  深圳工程师

 

《绿梳子》处处都是真性情的自然展露,不断敲击着我的心弦,感人至深。

——胡广辉  南通高校教师

 

百岁老人自传,记录了她的传奇人生。老人书写的真好!看这本书,让我泪眼朦胧!

——王蕾  深圳文员

 

《绿梳子》让人难以释卷,这是我退休后认真拜读的*本书,真真的把我打动了!不一般的人生,不一般的才华,不一般的精神,真是老神仙!祝福老寿星!

——苏韦君  军队退休干部

 

《绿梳子》真是太好了!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翻阅了这部百岁老人的青年时代的回忆录。作者出生书香门第,其父去官为民以字画为生,并为当地名流,与张大千交往甚密。作者抗战中颠沛流离求学与逃亡,山河破碎中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从此书中,可以感受上个世纪那个战争中知识分子的救国,爱国的情怀!更可贵的是作者92岁开始写作,焚膏继晷,经年累月,遂成此书,为后代留下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真是奇迹!

——许志辉  南京艺术家

 

仔细拜读《绿梳子》,真的感动了我,佩服老人奋斗出彩的一生。书中的有些情节,忍不住和老公分享。

——王丽平  北京企业家

 

真正的好人,为几代人治病的好医生!她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张建华  唐山企业家

 

了不起的女性,令人肃然起敬!

——林梅  唐山退伍女兵

 

老人的回忆录,我老伴都认真看过了,她还给我重点读了大部分章节,因为我目前阅读已经困难。对于老伴来说,从成长的家庭环境、在抗日战争中,青年出游求学等情况,都是陌生的、新鲜的,这本书给她补上了历史的一课。至于李长慧大夫个人的奋斗,全面展现个人优秀品质的高风亮节,更是让她感叹不已。

——王子平  河北理工大学教授

太了不起了!

——虞炜  上海电视台编导

 

书太好了!重新读起来,又是一番感动!老人的这些文字,沉淀了太多的东西,反复回味,人生受益无穷。我要把这本书,作为奖品,送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从这本生动教材中,好好学习体会为医之道和为人之道。

真是老寿星!仁者寿,诚非虚言!

——郝斌  河北大学医学院教授

 

今天读完了老人家的回忆录,合上书都不能从书中拔出来,感慨万千!在马家沟住的人提起李院长都交口称赞她的医德医术,但却不知她年少受了那么多苦,为了做一名好医生在求学路上付出了多少艰辛,“文革”受了那么大打击她挺过来了,是一位无私无畏爱岗敬业的真正的白衣天使!这不仅是回忆录,也是一本励志书,总之千言万语难表达对老人家的敬仰。积善之人必有福报,医者仁,仁者寿。祝她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忻  唐山老同学

 

伯母的《绿梳子》,感动!感人!令人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为李院长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折服!我们被李院长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所感染!我们为李院长一生不屈不挠的高尚追求所激励!读过李院长的《绿梳子》,我们的感觉是,李院长还有什么和大家要说、要谈的话没有说完,大家敬候着李院长再继续娓娓道来……我们期望着《绿梳子》的下集早日和读者见面!

                                              ——刘维奇  唐山老同学

 

《绿梳子》很好看,我看了几章,就被我媳妇霸占了,她也觉得好读。感谢这样一部个人史的问世。

——阎岩  记者

 

附 目 录

《绿梳子》缘起

一 生与死挣扎的出生

二 老祖宗的故事和老祖母

三 我的父亲

[附]铭记永生的书房

四 大妈和姨太

五 我的姐姐

六 伯父李宝镛

七 荆楚名士

[附]李宝常与张大千的师友缘

八 我的母亲

九 我的童年

十 儿时一段幸福生活

十一  幼小艰难读初中

十二  作客苏州网师园

[附]凝聚李宝常心血的沙市中山公园

十三  孤身去武汉

十四  应考女高

十五  转到武昌同仁高级助产职业学校

十六  抗战中的四姐妹

十七  从武汉逃亡到重庆

十八  嘉陵江畔

十九  挂牌开诊所

二十  我与刘曼华

二十一 我和金传炳四年后重逢

二十二 踏上去平越艰危旅途

二十三 初到平越遭遇下马威

二十四 准备打道回府

二十五 这样开始了复习

二十六 学习高中功课

二十七 报考医学院

二十八 考试胜利后的欢乐与难题

二十九 择校

三十  从贵州平越到江西永新

三十一 追梦校园——中正医学院

三十二 十二封挂号信

三十三 到校当晚给传炳回信

三十四 第一学期基础课

三十五 六个女生的闺房

三十六 假文凭的风波

三十七 再次写信劝阻传炳来永新

三十八 传炳的数学手稿:组合幻方法

三十九 传炳初到永新中学教书

四十  传炳在宜春中学

四十一 解剖室一场虚惊

四十二 传炳到中正医学院任教

四十三 风雪走长汀

四十四 在江西南昌医院实习

四十五 令人尊敬的老师

四十六 母校回眸

四十七 回沙市看望父亲

四十八 毕业后随传炳到唐山交大

《绿梳子》后续

母亲

妈妈的行医岁月

医院老同事的信

李院长的故事

这才是历史

做好该做的事

代跋:岁月细梳 余韵久长


上一个:野蛮的读书人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