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01快递骑手李自成 困在系统里 公元1628年,快递骑手李自成失业了。皇帝为了省下50万两的经费,裁撤了大多数驿站,编制内的邮递员李洪基下岗。
老李只好拉着侄子李过干了段时间民营快递,但天下大旱,外有东北的女真人闹事,内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经济萧条到了极点,老李创业失败。 饭都吃不起,还险些被职业放贷人艾诏整死,李自成只好投奔了陕西老乡“闯王”高迎祥的农民起义军。 随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老高战死后,李洪基继承了他“闯王”的title,在“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中,李自成席卷天下,逼死了走投无路的崇祯,建立了大顺。
李自成造反时,压力都在崇祯的身上,但当他主政天下时,马上面临着两个几乎无解的难题: 1,怎么养活天下1亿多人口。 2,怎么对付关外入侵的满清。 这两个问题,李自成一个也解决不了,他被困在内忧外患的系统里,只当了42天皇帝就匆匆退位,随后战死在九宫山。 困住李自成的系统,其实是历代王朝都要面临的问题,养活国内的人口,打败游牧民族的入侵。 有谁曾经解决过这个问题吗?一个都没有,从秦始皇到唐太宗,从朱元璋到李自成,外戚、宦官、权臣、状元、女帝都试遍了,二十四史,反反复复,无解。 并且,每一个朝代都几乎死的一模一样,一个雄才大略的创始人开局,一个有心无力的皇帝在农民起义和游牧民族的夹击下灰飞烟灭。 原因呢?他们被困在农业文明的系统里。
农耕文明有一个巨大的BUG,人口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源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粮食是1、2、3式的产出,人口却是1、100、1000式的增长;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要么战乱、要么瘟疫,总之,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拿中国来说,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养活6000万人口是极限,再加上后开发的长江流域,人口1亿是上限。 土地一超载,粮食就不够吃,种地的农民只能起义讨生活,诸如黄巾起义、黄巢之乱,北边的游牧民族也会趁火打劫,天下大乱,王朝更替。
正如外卖小哥不敌算法,唐宗宋祖也不敌历史的系统,主席说他们,稍逊风骚。 中国古代的领先,是因为率先进入进入了农业文明,中国近代的落后,也是因为在农业文明里待的太久。 02富饶的非洲 困在系统里 全世界最富饶的土地其实是非洲,旱季有数不尽的成熟坚果,雨季食物多的丧心病狂,动物们各个吃的膘肥体壮,躺在芭蕉树下一辈子都饿不死。 所以,非洲诞生了最早的人类,也出现了1.0版本的文明模式:采集文明。妇女小孩去摘果子挖蘑菇,男人们去打猎。 这个模式,一玩就是上万年,今天的非洲不少地区仍是部落式的采集文明,人们住个圆顶的茅草屋,一到天黑,大家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不是他们没有进取心,而是因为条件太好了,果子一茬一茬的,怎么也采不完,动物们傻不愣登的,怎么也打不光,再加上天气炎热,饱暖思淫欲就行了,干吗要勤劳勇敢?吃撑了唱歌跳舞不好吗? 非洲人好吃懒做,工资日结,上个班过几天就不见人影,更缺乏责任心和危机感,本质上是他们的文明形态决定的,反正冻不死饿不死,还追求什么长期行为呢?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今天的非洲即使硬件已经现代化,思维仍然被困在1.0的采集文明里。 03古代中国 升级文明1.0 不管是无聊也好,追逐动物也好,人类的祖先从非洲离开了,中国的奇书《山海经》谈到了东非大裂谷和尼罗河,怪兽“鹿蜀”就是斑马。
出走的人类,一路靠采集北上,走走停停,但最大问题是对自然灾害没有抵御能力,西方《圣经》有世纪洪水诺亚方舟,中国神话则说有天破了个窟窿洪水灌下来,女娲炼石补天。
洪水过后,满地稀泥,采集模式over。必须定居下来,搞点长期行为。于是文明模式升级到了2.0。
2.0的钥匙是农耕,人类搞上了农业和畜牧业,农业文明出现了。
种地必须得气候温和,还得临近水源,最适合的区域是北纬20-35度,在中国是长江黄河流域,地图往西拉是中东两河流域的“新月沃地”,再过去就是古希腊。 大王把他称之为人类文明均线。中国基本是陇海铁路为中线,南北±200公里。历史上的英雄豪杰,西安的嬴政、徐州的刘邦、宿迁的项羽、亳州的曹操,基本都在这个方圆。
中国、中东、罗马当年引领世界、备受尊重,都是因为掌握了文明2.0的制高点,种地。 然而,种地最大的威胁是同样处于文明2.0的游牧民族,印度早早被雅利安人搞成了奴隶,罗马被蛮族打成了废墟,只有修了长城的中国人,才会一次一次的面临农业社会的终极问题:游牧民族打进来咋办,粮食不够吃咋整。 折腾了小两千年,中国人到了清朝才勉强找到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满族本来就是游牧民族,不存在外患的问题,同时普及了高产作物红薯土豆,亩产千斤,硬是在清朝中叶把人口撑到了4亿。 康乾盛世,红薯盛世而已,撑着不死人罢了。红薯土豆玉米之类的,全是淀粉缺乏营养,越吃身材越矮小,秦朝的兵马俑平均身高1米85,一个汉人打五个草原兵,到了清末,男性平均身高也就1米62。 所以,少吃淀粉和碳水化合物啊。 04英格兰 升级文明2.0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占领了英国的地盘去种地。但是,地都种出花来的中国人都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英国人更是穷困潦倒。 弄个中国的大路货瓷盘子,也要当做传家宝挂在客厅的墙壁。
在农业社会,解决粮食不够吃,当时有且只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是变更利益格局,中国各种乱世群雄,王朝更迭,要么人口死一大堆,粮食够吃了,要么重新换个切蛋糕的方式。 第二种是开发新土地,再修个运河把粮食拉回来,或者跑出去找吃的。 中国人两种办法都试了,一次次农民起义就是变更利益格局,而开发土地,中国人几乎扩张到了东亚的极限,东边是大海,西边是荒漠,北边是草原,南边是雨林。 英国人也两种办法都试了,在利益格局上动脑筋,他们把国王查理一世的脑袋都砍了,把国王变成了傀儡,作用也没太大;跑出去找吃的搞殖民地,但经营惨淡,被人吹上天的英国移民船五月花号,移民第一年冬天就死了一半。
这时英国横空出世了一位天才学者马尔萨斯,写了一本《人口论》,说自己找到了人类苦难的根源,指明人口增长是赶不上生活资源增长的,农业为主导会迟早遇到“马尔萨斯陷阱”,死路一条。 英国人也搞出了第三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既然物资不够,我们就去抢别人的,抢别人必须效率高成本低,得大力改进工具,要改进工具就得发展科学技术。 歪打正着,英国人开启了工业革命,带人类进入了文明3.0年代。 这个时代的钥匙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和改造自然,物资多的用不完,粮食多得几辈子都吃不了,人们竟然想破了脑袋在解决“过剩”的问题。 活该英格兰能当日不落帝国,统治世界二百多年,他开启的文明3.0模式让人类摆脱了低层次竞争--为了粮食而被迫消灭人口的烂泥坑。 摆脱王朝兴衰,唯一的道路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工业革命,几何级的提高生存资源的产量。可怜的《二十四史》和历代皇帝们,想破了脑袋都没琢磨透这个道理,反而为了农耕文明的稳定,搞出个“独尊儒家”,把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堵死了从技术到科学的惊险一跃。 朱元璋要是知道发展科技能让他朱家子孙千秋万代,早拿着鞭子抽大家去搞蒸汽机了。英国皇室持续340年了,寿命超过了中国所有的封建王朝。 但现实是,发明数码相机的柯达会被数码时代淘汰,发明智能手机的诺基亚造不出Iphone。越是稳定的系统,越是不容易实现突破。公司转型都很困难,何况一个文明形态。 05文明3.0 中国大追赶 正如农业社会不能让代表采集模式的酋长说了算,科技社会不能让代表农业文明的地主说了算。非洲用了10000多年,都没从采集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中国人花了100多年,才明白科学技术≠科技文明。 拿一个农业文明的操作系统,套一个科技文明的APP,洋务运作是干不成的,炮党更干不成。 大王在《李登辉之死与国民党百年大败局》里讲过,正因炮党是个江湖门派,连个现代政党都算不上,混下去必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代表大地主的李鸿章能造重炮军舰,代表小地主的常凯申只能造步枪手榴弹。 百年摸索,我们才明白科技型社会的打造有三个重大要素。 第一个要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文明的产出不靠土地,生产资料是工厂和基础设施。美国从南北战争到1900年,修了一百多年的铁路公路和港口。 第二要有足够的人口和批量的人才。 当年中国的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重要原因是日本面积狭小人口集中度又高,而且有百万级受过教育的武士阶层。面积广阔又文盲满地的满清,难度比日本大多了。
这一追就是100多年,直到建国后从苏联弄来了156工程,大修铁路交通,大规模的消灭文盲和传染病,(详见《鸭绿江畔,中国究竟得到了什么》),30年间,中国人均产出增加了25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从96%下降到不足1%,预期寿命平均增加了1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大约80%。 直到1978年前后,中国才完成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
第三要有统一而巨大的市场。 欧洲的基建和人才都不缺,互联网产业却极不发达,原因在于欧洲的国家太碎,语言太多,市场其实很小。但中国,14亿人口讲一个语言,高铁朝发夕至,思维习惯高度趋同,足够的水深,孵化出了阿里和拼多多这种万亿级交易额的企业。 开创了文明3.0的英国快速衰落,也正是因为人口不足、市场狭小、基础设施老化。科技文明是谈规模的,既有规模化的生产,也有规模化的伤亡,中国抗战伤亡5000万依然是一条好汉,4000万人口的英国,一场索姆河战役在马克沁机枪下死伤6万,一代人的精气神就打没了。
大国的发展靠内因,小国的发展靠外因。 建国后的历史其实很好理解,前三十年搞基建育人才,后四十年城市化养市场,三要素都齐备了,我们正式开始攀科技。 06科技 国货 资本大时代 前两天,恒大的恳请函事件闹的沸沸扬扬,在大王看来,这象征着房地产的历史使命完成的差不多了,20年筹资60多万亿,惠及三亿多人,他们是科技社会的助产士。 未来的世界,是科技新贵们的。科创板的大门大开,亏损的企业也能在A股上市,中国要批量制造比尔盖茨和马斯克了。
聪明的国际资本早已春江水暖鸭先知,杰克韦尔奇之类的实业家早已风光不在,去年以来,黑石的苏世民在中国十分活跃,高瓴的张磊频频繁现在公众号文章,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搞股权投资的。 500强在中国的玩法也悄然从开工厂变成了搞投资,大众汽车投资87亿元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奔驰高调入股了孚能科技,本田汽车斥资37亿买进宁德时代。 西方的资本市场,历史长达400多年,判断主升浪,我们要比他们后知后觉多了,桥水基金的瑞·达利欧连中国200年的走势图都给大家画好了。 而在疫情交织和技术制裁的影响下,突破卡脖子的技术成为全民共识,使2020年成为中国科技社会的元年。 对于普通人来说,机会在科技迭代、在高新企业股权,如果说这个太专业有困难,那么机会也在新国货之光,比如海天酱油、农夫山泉。内循环,不就是把中国的市场交给中国人来做么? 1978年你买不了,2008年你买不起,那么2020年,是不是最后的历史性机遇呢? 至于房住不炒,固然是希望资本流向科技,更是上面不希望全社会天天琢磨赚快钱,科技和国货,哪一个都是快不起来的。
就连茅台酒,生产周期都长达5年呢。 厚积薄发,你迟早会像国酒一样抢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