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致敬改革开放45周年:新时代,新格局,新突破
日期:2024/1/4 10:16:04 人气:171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刘胜军大局观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01: 李约瑟之谜


正如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所言:“中华文明是人类唯一未中断的古文明”。但是到了近代,中国却落后挨打,沦为八国联军瓜分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更成为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一页。

英国科技史名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谜”:的:“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么在科学技术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中国人又怎样成功地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

 

李约瑟(1900-1995)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平也一日千里。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则世界第一。“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哈佛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指出:中国拥有全球65%的人工智能专利,而印度只有3%。

2023年初,美国无党派研究机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发表研究报告说:“美国醒醒吧,中国在创新能力方面将超过美国。2010年,中国的创新和先进产业能力,大约是美国能力的58%,其产出量则是美国产出的78%。截至2020年,中国的创新和先进产业能力,按比例增加到了美国能力的75%左右”。

深圳,从小渔村变身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这是改革开放最有说服力的写实作品。

 


02: 改革开放打通“任督二脉”


中国是如何实现这一神奇逆转的?

原因有很多:民营企业的崛起,中国企业的超强学习能力,重新建立了激励机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重视法治和专利保护等等。

但所有这一切,无不源自同一燃爆点:改革开放。

邓小平和金庸互粉。在金庸小说中,最令我着迷的就是“任督二脉”。改革开放,一举打通了困扰中国发展的“任督二脉”。

 

小平与大侠


与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相比,1978年改革开放最不同凡响之处乃在于“开放”。有了开放,就有了制度竞赛,这种竞争的压力自然会倒逼改革。就此而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自然过程。

要理解“开放”的重要性,必须回到中华文明历史的纵深处。

同属欧亚大陆,为什么新月沃地和中国把它们几千年的巨大领先优势让给了起步更晚的欧洲?经典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指出:

 

• 了解中国把政治和技术的卓越地位让给欧洲的关键所在就是去了解中国的长期统一和欧洲的长期分裂。 中国在公元前 221 统一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其他独立的国家可以在中国出现并长期存在下去。分裂局面最后总是重新统一。欧洲就连拿破仑、希特勒这些铁腕征服者都无能为力——罗马帝国鼎盛时期所控制的地区也没有超过欧洲的一半。

• 中国在地理上的四通八达最后却成了一个不利条件: 某个君主的一个决定就能使改革创新半途而废。 欧洲地理上的分割,形成几十个相互竞争的小国和发明创造的中心,如果某个国家没有去改革创新,另一个国家会去那样做的,从而迫使邻国也这样去做。

• 中国在政治上是统一的,明朝皇帝一个决定就使整个中国停止了船队的航行。 那个一时的决定是不可逆的。在欧洲情形截然不同,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后来为法国的公爵服务,又后来改事葡萄牙国王,航行探险的请求被葡萄牙国王拒绝后,他又求助于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他们拒绝了他的第一次请求,但再次请求时同意了。如果欧洲在这三个统治者中任何一个的统治下统一起来,它对美洲的殖民也许一开始就夭折了。 正是由于欧洲是分裂的,哥伦布才成功地在几百个王公贵族中说服一个来赞助他的航海梦想。

• 欧洲的分裂所产生的这些结果与中国的统一产生的结果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的朝廷还作出一系列停止其他活动的决定:放弃开发一种精巧的水力驱动的纺纱机,在制造机械钟方面领先世界后又把它拆毁或几乎完全破坏了,15 世纪晚期以后不再发展机械装置和一般技术。

• 中国距离欧亚大陆其他先进的国家路途遥远,使中国实际上成为一个大陆内的巨大孤岛。这令人想起了太平洋上的孤岛。

笔者认为,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封闭带来的弊端并不显著,因为农业生产力进步极为缓慢。但步入科技文明时代后,生产力进步一日千里,此时的封闭几乎等同于自杀。

可以说,“改革开放”一下打通了中国现代化的“任督二脉”, 激发了中华文明的巨大潜能,千年玲珑棋局就此破解。我想起了德国俾斯麦那句名言:

• 政治家的任务就是倾听上帝在历史上走过的脚步声,并当他在身旁经过时努力抓住他上衣的后下摆,跟他一起前进。


03: 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

1、这是中华文明历史第一次全方位的开放、与世界的融合。在唐朝时期,中华文明虽然影响世界,丝绸之路沟通东西,但那时开放与交流的深度与21世纪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2、大格局成就大未来。正如1978年邓小平那篇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所表明的,中国没有纠结于文革的历史恩怨,没有冤冤相报,而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种大格局、大胸怀,对改革开放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3、解放思想是前提。思想的变革,是行动改变的前提。从“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两个凡是”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改革开放得以成功的思想保障,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扫除了观念障碍。

4、激励是核心。一个社会的总体财富,取决于每一个微观主体的动力。改革开放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制、私营经济发展、县际竞争,极大调动了包括官员、工人、农民、企业家在内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为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

5、敬畏规律是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经验和规律,改革开放大胆借鉴经验,帮助中国实现了弯道超车。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对于改革开放的成功,刘鹤在《没有画上句号的增长奇迹》中总结了几个关键成功因素:

1、在反思文化革命教训基础上形成的发展共识。如果没有经历文化革命的灾难,没有对“文化大革命”灾难的反思,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经济增长。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育作用,中国人认识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错误和荒谬,认识到了闭关锁国的严重恶果和悲剧结局。摆脱贫困和结束动乱,是全民族的强烈愿望,推动改革和开放,是全民族深埋在心中的强烈期盼。经历“文化大革命”一代人的痛苦磨难和深刻思考,为改革开放准备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认同,也准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本资源。

2、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加入全球产业分工和市场体系。中央政府坚定地放弃了闭关锁国路线,幸运地抓住全球化加快发展的历史机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全球化行列中,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

3、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承认和保护个人和企业的经济利益追求,重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重视保护产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导向作用,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实践。改革最为核心的变化是承认物质利益追求和保护合法的经济利益。中国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上非常务实。明智的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增长,更加重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这是诠释中国出现高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今后的挑战可能恰恰来源于这个环节。

 

4、保持政治的稳定性,发挥制度优势。政治和经济从来没法分开,经济学从来都是政治经济学。各级政府认识到,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证明失败的路线已经没有必要再重新论证,重要的是务实地、符合规律地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富裕起来和享有全面发展的权利。当然,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民主的要求会日益加强,这是未来发展的崭新课题。

5、充分利用了国家具备的各种比较优势。

6、文化底蕴发挥着逐步加大的支撑作用。一些西方汉学家在研究中国时指出的历史沉重记忆和文化沉淀,在发展初期似乎是阻力或包袱,但当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和发展理念发生根本变化后,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全球化的新趋势结合,则转化成为巨大的发展动力,现在的确需要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祖归宗面对“中国式现代化”,欧美应放下“西方中心主义”的傲慢与偏见)。

2023年1月,刘鹤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致辞时总结了五点经验:

1、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的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3、必须坚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4、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无论政府行为还是市场行为,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刘鹤指出,这些经验是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奉行的重要做法,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04: 新时代,新格局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经过45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世界环境也今非昔比:

1、2008年次贷危机,已经宣告最近一轮全球化的大逆转。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大环境”发生实质性变化,从“顺风”转为“逆风”。

2、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70年代,美国和中国牵手,因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1969年珍宝岛战役后中苏关系决裂,尼克松和基辛格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遇。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两党一致将中国视为头号对手拜登:我和基辛格经常意见不同,且分歧严重)。

3、改革开放之初,需要打破“大锅饭思维”,于是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力极大解放,财富急剧增长,但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差距的扩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是不均衡、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4、1978-2018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高达9.5%,但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因为粗放式增长付出了在环境污染、腐败、资源消耗、房地产泡沫、债务问题等方面的代价,“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5、中国经济人均GDP达到1.26万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正面临世界银行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制造向创造的艰难转变(稳定民企预期需要理论创新:企业家精神才是第一生产力)。

6、过去几十年,“比较优势”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选择,以“低成本”的出口导向策略带动了快速发展。但中国毕竟是大国,发展起来后势必面临“守成大国”的打压和遏制,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坚持“比较优势”无异于自缚手脚的刻舟求剑。中国必须果断从比较优势转向“自主创新”。无疑,这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的进程。

05: 改革开放新突破


在新时期,如何推进改革开放,是一个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历史性任务。改革是一个在继承中不断扬弃、不断突破的历史进程。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政治、经济、社会在哲学意义上的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 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笔者认为,当前在深水区推进改革开放,需要处理好几对核心矛盾:

1、在努力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必须以更大决心推进“制度型开放”,反制西方国家“脱钩断链”的图谋。

2、在大力反腐突破既得利益阻碍的同时,必须设法调动官员积极性,实现激励兼容,避免改革空转,避免低级红和高级黑,让改革能够落实到位,不走形不变形。

3、在国企做优做强的同时,必须确保国企和民企的“竞争中性”,避免资源错配挫伤民企发展信心(稳定民企预期需要理论创新:企业家精神才是第一生产力)。

4、在除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旧动能的同时,必须通过改革“新”,释放新动能,“先立后破”,把握好速度和节奏,防止新旧动能难以衔接导致经济失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八字箴言: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