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标普:2014年中国银行利润率将遭遇三重打击
日期:2014/2/26 15:53:58 人气:2558

    也许正在步入危险区的中国银行业,经历过去数年的高歌猛进后,开始负重前行;像流动性风险已经对部分银行构成挑战。
    “资产质量压力持续,估计2013年包括常规和影子银行信贷在内的总体信贷规模增长 18%-19%。”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在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银行业展望:前方航程动荡》报告中表示。
    报告结论是,2014年由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维持偏紧的市场流动性,并放宽对金融业的管制,国内银行的贷款质量和利润率将进一步下滑。
    不过,标普分析师廖强认为,政府在应对影子银行风险上采取的务实方式,以及在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再融资上采取的微调政策,可能降低发生严重信贷损失的风险。
    资产质量承压
    报告称,国内银行的信用指标依旧强劲,2013年底商业银行报告的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率约为1%。尽管信用风险上升,但官方公布的不良贷款比率依旧较低,这主要归因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稳健增长,以及依旧较强的信贷增长。2013 年贷款总额增长13.9%至76.6万亿元人民币,2012年为增长15.6%。但影子银行业务(涉及常规银行体系以外的实体和融资活动) 的强劲扩张,对于弥补贷款增长放缓绰绰有余。廖强估计2013年包括常规和影子银行信贷在内的总体信贷规模增长 18%-19%。
    事实是2014年国内银行的贷款质量将明显恶化。报告解释,由于中国长达十年的建设热潮正在降温, 银行依旧面临着来自负债沉重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产能过剩制造企业(如钢铁和水泥生产商)的较大风险敞口。政府似乎决心要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因此近年来很多受产能过剩行业在获取银行信贷方面遭遇困难。
    就此,廖强认为,政府主导的行业整合,将降低上述行业的产能,并可能导致未来两年内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此外,以下因素也可能削弱贷款质量:
    如: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令企业部门仍旧承压。工业企业亏损比例依旧维持上升,2013年11月底触及13.7%。这一比例较一年前几乎未有改善,较2011年底触及的十年低点9.4%显著上升。
    此外,市场流动性收紧可能加剧发债人的短期痛苦。自2013年6月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开始上升,这将削弱发债人的债务偿付能力。但银行贷款依旧是企业融资的主体, 一直以来债券收益率上升对贷款定价的影响有限。
    报告认为,政府控制影子银行业务快速增长的措施可能对银行体系其他部门产生意料之外的不利影响。影子银行业务在国内信贷供给方面的作用不断上升,尤其是在地方政府项目、房地产开发和其他风险业务的融资方面。政府一直试图控制投向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信贷供给。挤压这些领域的信贷供给可能导致不良贷款激增
    但廖强不认为 2014年不良贷款会大幅激增。标普预计2014年底,不良贷款比率不太可能超过 3%。国内经济企稳,以及对新显露的风险采取务实的政策措施,应有助于限制不良贷款的上升。主要支持因素包括:
    中国经济已显示出软着陆迹象。标普预计2014年实际GDP将增长7.4%(2013年为增长7.7%),对大多数借款人而言这应当会支持健康的现金流。尤其随着全球经济状况改善, 中国出口增长恢复,出口行业的信用表现或将好转。
    尽管中国政策制定者收紧政策,但整体的信贷和流动性供给仍宽松。报告预计2014年银行贷款增长12%-13%,总体信贷增长可能为15%-16%。虽然政府担忧近年来的信贷热潮, 但其也重申对生产性部门须维持足够的信贷供给。
    政府对近期银行间的流动性紧张都采取了应对措施。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仍对银行业构成较大风险。但报告预计政府将保持警惕,解救这些部门可能出现的信贷或流动性紧缩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近期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缓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再融资风险。
    政府还放松了对银行减记不良贷款的管制。过去几年银行业已积累了较大规模的逆周期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良贷款的三倍),以应对不良贷款的可能上升。
    流动性风险已构成挑战
    报告认为,国内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比率依旧稳健。但是,当金融脱媒正变得普遍的情况下, 银行将存贷比维持在非常保守的监管上限75%以内,已变得益发困难。很多国内银行不得不利用表外贷款或会计手段(例如将信贷敞口记录为债权投资等非贷款资产)应对这一问题。尽管如此,2013年底整体存贷比依旧升至 71.6%,2012年底为71.3%。
    标普预计,2014年中国银行业整体存贷比将进一步趋向监管上限 75%。这一点以及高达20.5%的严格存款准备金要求,或将对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管理构成挑战。2013年6月末和年底前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就反映了上述问题。
    廖强认为,目前的情形对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不构成根本威胁。这是因为银行体系拥有强劲的存款基础,且整体经济依赖银行体系疏导资金。虽然储户积极将他们的资金从银行存款转移至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但这些资金中的大多数依旧在银行体系内流通。
    但对规模较小的银行而言,银行间风险敞口的快速扩张可能改变游戏规则。报告认为,不断扩大的银行间业务正导致危机蔓延风险上升。一些全国性银行和越来越多的小型区域性银行激进扩张银行间借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不仅挑战它们自身的资本状况和流动性管理,也令许多规模更小的银行面临重大交易对手风险。若这些处在银行间融资中心的银行受到严重信贷损失以及随之而来的储户挤兑的打击,报告预计会对银行业内更广泛的部门造成显著负面影响。
    标普预计中国政策制定者计划今年推出的正式存款保险计划将削弱部分银行的融资状况。虽然该计划旨在阻止陷入困境银行的储户所产生的恐慌情绪,但其对中国储户的心理影响尚未经过考验,这对中等规模的银行而言尤其如此。相比本地其他银行,中等规模的银行平均而言流动性管理更加紧张,且更加依赖企业和富有的个人储户。而这类存款机构和个人对于拟推出的存款保险计划中可能存在的存款保险上限或许更为敏感。
    资本压力略减
    报告称,自 2013年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要求实施以来,主要国内银行的资本水平一直符合该资本要求。但依据标普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框架,标普评级的最大的七家商业银行的风险调整后资本比率将在未来几年内维持在 6%-7%,廖强认为这表明资本水平为“一般”。
    由于国内银行表内外信贷增长强劲,报告预期国内银行将需要不断补充资本金。鉴于利润增长放缓,在不削弱资本状况的前提下,国内银行的留存利润可能仅足以支持每年 15%的信贷增长。不过 2014 年信贷增长可能放缓,且资产证券化或将加速,可能为银行减轻一些压力。
    报告称,主要国内银行正探索符合巴塞尔协议 III 要求的次级债券和其他混合资本工具,以增强它们的资本基础。这些银行的资本结构严重偏向普通股和留存利润,这为发行混合资本工具增强监管资本留下了较大空间。但是,由于市场对此类工具的需求还未经过考验,因此标普预计2014年此类工具不会显著增强银行的资本水平。
    利润率的三重打击
    不过,现实情况可能是信用成本上升(不良贷款拨备额占贷款总额的比率),利差缩窄,以及非利息收入增长放缓,将打击国内银行2014年的利润率。廖强预计2014年国内银行业平均资产回报率将降至 0.8%-1%, 2013年为1.1%-1.2%。
    报告称,过去几年国内银行强劲的利润是有代价的,它们积累了较大规模的潜在信用风险。随着不良贷款开始累积, 2014 年国内银行的信贷拨备成本可能跳升至 0.80%-1%,2013 年为 0.60%-0.80%。
    而国内银行利差收窄的影响可能较为温和,报告解释,这是因为银行的理财业务减弱了利率管制放松和市场流动性趋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若将银行的表外理财产品视作定期存款,报告认为银行的平均融资成本上升 20-30 个基点。2013 年银行业未到期的理财产品增长 40%,规模超过 10 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存款总额的约 9.4%,2013 年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估计介于 4.5%-5%。
    非利息收入增长减缓可能成为打击国内银行 2014 年业绩表现的第三个因素。
    由于信贷增长下降,标普预计与表外信贷相关的手续费收入增长将较之前放缓。考虑到当前的存款准备金要求,国内银行的流动性缓冲已显著下降,并预计银行间利率将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债券投资产生的价值重估损失似乎也无法避免。
    稳定展望
    尽管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标普最后还是对中国银行业的展望维持稳定。廖强认为,国内银行的业务状况、资本水平、风险部位和融资与流动性应会支持它们的个体信用状况,对已获评级的多数主要银行而言尤其如此。2014 年银行业的信用和财务表现可能下滑。但报告对中国银行业国别风险评估(BICRA)以及各银行的资本和风险部位的分析中,已将强劲的信贷增长和较高幅度的财务波动考虑在内。
    不过,标普上调对银行业的当前评估的可能性有限。而下调风险可能来自经济表现显著不佳或意外的政府政策。此类政策风险包括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用力过猛。即使中国仍维持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政策过猛也可能导致银行信贷损失大幅上升。若政府对陷入困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也可能触发信贷紧缩。
    但标普强调,只要其对中国的主权评级维持不变,即使标普对中国BICRA下调一级,主要国内银行的评级大体上或仍将维持稳定。这是因为依据标普的评级准则,国内银行“一般”的资本评估可能成为中性评级因素,抵消基准评估下调带来的评级下调压力。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