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东京书店二三事 : 书店里卖的首先是书
日期:2019/7/15 11:35:50 人气:2412


做書按:

这是一篇以“流水账”形式进行的日本书店测评。这篇“流水账”不同于其它书店介绍,作者分析了

书店所处的周边环境、书店自身定位的相互影响,国内书店缺少的“选书力”与“”再贩卖价格保护

制度“,为我们分析与体验书店带来了独特的角度。

作者认为,无论如今有多少书店选择开在百货商场中,或是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多少美学理念,一个书

店的主角永远是书籍。这一点需要书店经营者与读者牢记于心。

作者去的两家书店,一家是因百货商场 GINZA SIX 的开业而被写进各种东京攻略的“蔦屋银座店”,

本来是为了挑刺而去,但没有想到实际体验还不错;另一家是读《日本顶尖编辑9人》种草的“青山 

book center 六本木店”,为了去检验“书店编辑第一人”幅允孝的处女作。


银座・蔦屋書店



位于银座 6 丁目的 GINZA SIX,2017 年 4 月 20 日正式开业。


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座百货商场、一个商业建筑,不过嫁接了许多艺术元素,有人甚至把它称为“免费

的美术馆”。



不管是这座建筑的位置,还是建筑主体的风格、内装的小细节、位于地下三层的能乐堂、入驻其中的当

代艺术家都非常直白地诉说着 Gsix 的价值观,那就是——在东京这座都市的门脸上,展示日本现代性

的成就。


这绝对是现代性的,即使它放了一个能乐堂在地下,那也是现代性的。它所内嵌的文化元素,全是被全

球化承认了的“日本味”,木质建筑是(橹这种结构在商场内的大面积使用)、草间弥生是(Gsix 总

监、森美术馆馆长南条史生提到选择草间作品的原因是“想要海内外都知名的日本现代美术家作品,那

必然是草间弥生女士了”)、能乐也是(事实上这更像一个模型,是用复制的方式打造的舞台标本,还提

供多语言的说明)。


在这个现代化的语境下,开设在 Gsix 6 楼的“蔦屋銀座”,其实与代官山店的理念有微妙的不同,这

种不同很有趣。



列行程的时候,我发现没时间去代官山店后非常沮丧。因为在潜意识中觉得开在商场里的蔦屋恐怕噱头

大于实质,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蔦屋的主页上,银座店开张时的新闻中写道:“以‘提供生活方式的参考’为己任的蔦屋书店,这次

在银座店中以‘艺术生活’为定位(英文表达是“ART IN LIFE, LIFE IN ART ”),围绕‘艺术’和

‘日本文化’挑选商品、构建店铺。”


没错,代官山店是一个生活方式的立体呈现物,而银座店是一个日本艺术、文化输出的空间。


代官山店所在的街区安静闲适,临街一侧的一楼设置的是旅行书籍区、文具、星巴克;二楼将巨大的空

间用作餐厅;除了书籍贩卖,租赁 cd 的区域也相当良心;杂志区非常强势,生活、时尚的比重和陈列位

置都想当瞩目。虽然我去基本只扫写真集,但代官山店整体的布局是比较平衡的,精致但却依然保留了

生活的日常感。


相对而言,位于奢侈街区的银座店非常自觉地偏重艺术门类,显得更为高踏,携带着微妙的距离感,并为

外国人准备了一些“特供品”。它要展示的,并不是“日常的日本”。


除了银座店的其他蔦屋書店


蔦屋銀座宣传中的第一条就是“拥有 6 万册艺术书籍,努力达到世界首屈一指的丰富度”,还有专门展

示超大型艺术图书的阅读区。入口处设置特殊的活动空间(6 米的橹结构超大书架围起来的综合功能区)

目前在这块做的是杉本博司、蜷川实花的作品展(作品其实就几幅,选这两人一起本身也挺微妙的),

以及日本 3 大写真出版社的特别专柜。


专门负责写真区的小哥为我介绍了 3 个社的特点和风格,这个得空整理吧。通过这个企划,可以对日本

写真出版的当下生态有个整体印象。而一对一品类负责制让我感觉到店员本身的专业度,他会在我为选

择版本而困惑时提出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建议。这些主题企划之外的普通书架依然保证了整个书籍市场的

基本品类,我还看到了赛博朋克的主题柜。


除了艺术气质与 Gsix 相配,蔦屋银座在相当醒目的位置做了有关传统日本文化的主题书柜。(虽说是

“传统文化”,但相当大的比重是在展示“东京近代的发端”。艺伎、春画、浮世绘这些“江户时代”

的代表物,也就是前东京文化,其实是商贾、市民文化的范畴,和真正的“传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在这一区,书店为读者整理了了解日本文化的不同切入点,而不是机械地按照书籍门类铺货,我喜欢

两个主题,一个是“恶”一个是“女”,如果有“恶女”就更好了。原本属于不同大类的书籍在这个主题

下聚集在一起,书与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多维,学科与学科的互动也更直观,如果有时间认真研究这个

为对日本充满好奇的读者设立的书架,我想定会带来一些不同的刺激。这也显示了蔦屋作为一个非常有

“编辑”思维的书店,对书这种东西的掌控力。在它的宣传视频里,把山口小夜子和浮世美人画并置在

一起,非常聪明的做法,两者正是是古典日本美学和现代日式美的代表。





今天看到有人写蔦屋的文章,说那里贩卖的不是“书”,而是什么日式美学 bulabula。我真想说,闭嘴

吧,蔦屋卖的就是书,蔦屋首先卖的一直是书!然后再是其他,即使是开在 Gsix 里。


银座店虽然不如代官山合我胃口(主要是代官山庞大的 zine 储备是银座店没有的),但它以专业的姿态

完成了自己的定位,这点毋庸置疑,它确实是一个更适合 Gsix 的蔦屋。


蔦屋当然是 CCO 集团的高端线产品,但 slogan 里仍然有一句“让艺术平民化”。我必须说,这种“产

品线”的设置难逃“区隔”的本质,但关键是,你是否真的让你所服务的那个群体满意,而不是只拥有一

个光鲜皮囊、潇洒的立场,内里却空空如也,高不成低不就让懂行的人看不上,让不懂行的人走不进。




六本木・青山 Book Center


说青山 Book Center 之前有必要说一个人,叫幅允孝。


他的维基页面介绍是“日本的选书家,书店编辑”。目前是选书会社 BACH 的主理人。



在采访里,他说“我目前以书店编辑的头衔在工作,事实上这是一个除了我之外别人都没有过的头衔。简

单来说,就是我自己发明的头衔……至于工作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创造书店'的工作,另一则是

在书店以外'创造书的场所'。”其实呢,就是书店策划吧,书的策展人。本质上来说,绝不是前无古人的

职业。但他是完全依靠这一工作生存下来的人,这还是得感谢日本成熟的出版业态吧。


做过的企划里比较有名的是国立新美术馆的书籍商店、千里复健医院的图书馆、旅行书店 Book246、

Tsutaya Tokyo Roppong。246 似乎是以世界 7 大州为结构设置书架和类别的,没有文学、艺术这样

的分类,像马尔克斯这类就是放到“南美洲”这个类别里。国立美术馆是在艺术品、延伸周边的基础上如

何创造更多与书的更多相关性,比如在钢弹模型旁摆上富野由悠季的自传之类。也为一些大型商场策划书

籍区,总之是一个在“选书”这个领域里已经被充分承认了的存在。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青山 Book Center 当书店柜员。



青山 Book Center 简称 ABC,是一个专营建筑、设计、写真的艺术类连锁书店,也是做洋书引进做的

比较大规模的一个书店。本店在涉谷神宫前,六本木店是最早开(1980 年)也是目前发展最好的一个。

2004 年的时候好像差点倒闭,然后和其他两社合并了,把新宿店、自由之丘等等几个店卖了。


和蔦屋相比,青山的氛围是特别亲民的,没有太多花俏的复合业务,照明、内装都是传统书店的模样,一

个门类更专业的纪伊国屋的感觉(其实我很喜欢逛纪伊国屋新宿店的,能很快知道出版界主流信息,这次

也在那里买书了)。货品非常齐全,尤其是建筑类,店员会写新书推荐的小便签。陈列谈不上特别舒朗

美观,但比较有重点,可以看到更多除了画册之外的写真书籍,随笔集、摄影史、评论集很多,也有店员

的一些推荐语,或者一些书籍相关的展览信息。


买到一本很喜欢的对谈集还有秋田的鎌鼬美术馆开馆的纪念版『鎌鼬』。不是复刻版,收的也不是全本,

但增加了横尾忠则、饭泽耕太郎的一些评论。青山这个写真柜给我的感觉就是低调但是丰富,更像是和

老读者那种很贴心的交流,不似蔦屋那般张扬。





六本木这个区呢,创意人士常会去,幅允孝最早在那里就遇到过佐藤可士和来找 Prada 的书。日本书

店基本都是书柜专门负责制,就是每个人是固定负责几个书架的。所以才会有《重版出来》里营业部长

那个神秘的记录店员性格的小册子,这个对出版社卖书特别重要。



ABC 也是每个人有各自负责的书柜,而且还必须全权负责进书、铺书和促销,所有 VMD

(Visual Merchandising)都要自己来。幅允孝的证言是“其实在书店工作非常辛苦。如平台的陈列,

书要放在右边还是左边这么单纯

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客人愿不愿意拿起来翻阅。本来在选择进书的定义上,所有的书店本来就是精品店的形态。

只不过车站前那种书店几乎都是统一配书的模式,即缺乏想要卖什么的热情,也不是基于兴趣来取舍。

ABC 固然有比较进步的选书制度,可是也不会在建筑的书架上放上烹饪的书,从来没有过跨越分类的做法。

所以这样尝试的意义或许就在于那家书店是第一家以书柜的编辑方式来陈列的书店吧。”


现在去看 ABC 的主页也能看到他们在主推“选书力”这件事。国内书店应该是主要依靠出版社的发行网络

来铺货?具体我不了解,但是上至新华书店、下至有名的独立书店,我对店员的好感都不多。我就在北大

门口那个有名的书店遭遇过店员特别无知的回答,至于某连锁文艺书店店员可能比起陈列书更在意煮咖

啡吧,而且咖啡也并不好喝。选书力这回事,就别谈了吧。我几乎觉得,很多书店店员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组柜的书能卖出去。



这么说可能显得特别讨厌特别苛刻,我知道日本实体书店能生存下来真的特别大的一个原因是“再贩卖价

格保护制度”,就是保证你在实体店和网络购买书籍的价钱一致,这样才有可能创造那个幅允孝口中“意

外相遇的场所”。现在我们早都习惯网上找条目,网上下单了,这是个特别现实的问题,但不代表书店不

该有编辑力。


特别喜欢我家旁边的一个小的漫画店,应该很多人都去过,平安里的“木鸟漫画”。老板是真的懂,每次

他都能跟我科普几个有趣的国外出版社,对自己的货柜设置也有细心考虑,会常去网上搜罗国内外的出版

社网站,上次那个林静一的英文版就是在他那里买到的,那里真的可以“意外地遇见真爱”。这种感觉主

流的中文书店真的很少给我,我觉得这肯定不是因为中文书真的很差吧。逛纪伊国屋的时候,看到又吉直

树的购物袋,觉得他已经成为日本的阅读大使了,也希望国内也能出这么一号人啊,鼓励鼓励“可怜的出版业”。


最后想说,不论是蔦屋还是青山、纪伊国屋,他们首先卖的是书啊。


这一点非常重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