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俞敏洪:平衡,才是顶级的智慧
日期:2023/10/13 16:58:35 人气:556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苏商学院


管理好身体,也得管理好精神。
作者 | 俞敏洪


01 如何平衡身体与精神


我们祝福一个人的时候,最常用的就是“祝你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身体好;第二是精神好。一个人只有身体好、精神好才是真的好,身体好了精神不好或者精神好了身体不好,都会觉得有所遗憾。所以我们发现自己是一个很正常健全的人,身体上健全、心智上正常,就应该感谢老天给了我们一个重大的恩惠。


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思考,身体、精神对于生命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毕竟只要是人,就会有思考问题的能力。人和动物不一样,动物吃了睡、睡了吃,吃饱了躺着就行,饿了再去寻找食物。我们不太知道动物的精神状态,也不太知道动物的心智状态。


对于人来说,精神和身体相互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生命要过得好,我们就既得管理好身体,也得管理好精神,只有管好这两者以后,我们才能真正走向健康充实的生活状态。人的行为、发展和未来也是同时被身体和心智指挥的,身体对我们的作用并不见得会小于精神层面,大部分人更多被身体牵着走,而不是被精神引领着往前走。


从人的本性来说,人带有欲望和贪婪,而这些欲望和贪婪在大部分情况下不是来自精神的追求,而是来自肉体的追求。佛教中所讲的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眼、耳、鼻、舌、身、意,常常是来自一种生理上的反应或者需求,而这些需求都来自身体的需求,一个人如果欲望过度,无节制消耗身体,就会出问题。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控制身体的欲望。佛教中所说的贪、嗔、痴是欲望,我们平时对于饮食、爱情、财富、地位、权力、名声、美酒的追求,都来自肉体自动产生出来的欲望,有的人欲望过分强烈,有的人欲望在正常状态,有的人欲望上稍低一点。欲望对我们的人生发展起到了比较大的牵引作用。为了遏制欲望,佛教讲究人要四大皆空,就是你什么都不要有,甚至要放弃家庭,放弃后代,这样才会没有任何牵挂,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真能做到这样,人生也没什么意义了。


红尘不是一个需要抛弃的世界,而是一个需要自我管理的世界。对于欲望或者愿望,只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就行。我们希望有人文之乐、天伦之乐、家庭团聚、亲人温馨,希望自己能够吃饱饭、穿好衣服、有房子住,我觉得只要不是过分的、过度的要求,都是正常的。但一个人如果被过分的欲望牵着走,可能肉体所产生的欲望就会变成人生追求精神的负担。因为有欲望,要面子,有虚荣心,所以要有更好的汽车,要有大房子,要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包,有社会地位……但这些东西是无止境的,而且越追求越难控制,最后甚至会把自己带到沟里去,比如变成了贪腐。所以我们可以满足欲望的正常追求,但不能过分,而什么是正常,什么是过分,只能每个人自己体会。


人生正常追求已经基本满足的前提之下,克制自己进一步的欲望,让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不断上升,是一个人走上充实而丰盈的生活的正确途径。高僧大德们做到了极致,比如弘一法师,摆脱了尘世中所有的花花世界,遁入空门,让自己彻底在精神上超越肉体,达到无上崇高追求的境界。这样的人,我们能仰望,也可以部分学习,但不一定非要达到那样的境界。凡间尘世依然是个让人幸福和快乐的地方,我们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变成苦行僧一样去生活。每个人追求的精神和灵魂的升华可能都不太一样,但如果只追求欲望的满足,不追求精神的充实,我们会感觉到空虚。人天生或多或少是有点精神性的动物,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对于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油盐酱醋对于菜肴一样,不管多么好的菜,炒菜的时候不放油盐酱醋,就不会太好吃。精神世界对人来说也像绘画时的颜料,只有颜料丰富了,画出来的画才会丰富多彩。


一个人生命的丰富性,一定或多或少来自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来自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精神世界最重要的其中一个追求,是拥有知识。知识是习得的,知识的追求会使我们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得到发展的基础。当然只追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知识的思考,转化为人生智慧,才会真正对精神的丰富性起到作用。


此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作为社群性动物,如果所有东西都是为了自己的满足,不关注别人的感受,就很难达到精神充裕的境界,所以一个人觉得自己幸福并且生命最有意义的时候,恰恰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而且是在具体帮助到什么人的时候。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既是自足的,又是利他的。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其实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利他,做对自己有利对他人也有利的事情就好。所以,苦行者太刻意,但放纵者又太随意,只有润物细无声对自己生命精神的滋养才是比较重要的。


02 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


理想不等于理想化。“理想化”在某种意义是一个贬义词,理想化会把某些人、事、物想得非常完美,脱离现实。举例来说,我们谈恋爱时,在心醉神迷的状态下,容易把对方想得比他本身好很多,这时就是把对方理想化了,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如此。但结婚后,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回到现实,突然发现原来觉得完美的那个人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甚至缺陷,产生失望、矛盾的情绪。所以,谈恋爱这件事,入迷就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同样,我们也容易把某种社会结构放入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觉得只要实现,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切大同,人人富有。这通常也是脱离现实的,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等。

所以理想化就是在内心重新构建了一个现实的状态,而这个现实又离真正的现实非常遥远,用批判性的话语来说,理想化就是一种罔顾现实的疯癫。


但理想不是。理想是改造现实的一种信念。比如你现在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但你的理想是考上大学,甚至是北大,这就订立了一个目标,要改变自己的现实。你已经意识到自己不满足于现实、现状,并且很愿意付出努力改变这个现实,为未来制定一个超越于当前现实之上的标准,这就叫理想。所以,理想是知道现实不完美,愿意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的一种努力!

一个人拥有理想状态,一是对自己不放弃,二是对未来有期待。两者能够让我们通过日常的努力,使自己逐步积累到一定的厚度,而后应用出来,为我们更好的人生道路添砖加瓦。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生需要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否则生命就不会有太多的美好与惊喜出现。


百度对理想主义有一个解释:理想主义是基于信仰的一种追求,最核心的层面是精神层面,因为一个人只有精神强大,继续保持自己的热情和美好,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实际上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你对未来有信仰,有信心;二是你的精神层面由于对未来的追求会变得更加丰富。当然理想主义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物质,不追求名利财富,但如果你的目标是一心一意只追求权力与金钱,是比较世俗的,离理想主义有点远,因为精神层面的丰富性是理想主义重要的色彩。


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个拥有理想或者理想主义的人,一定会比过分现实或者理想化的人过得更好。但是,有理想也要避免两种倾向。有理想的人常常更容易出现精神问题,容易变得灰心丧气。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会习惯于接受现实,就像一头猪接受了自己的居住环境,它不会想到更干净的地方。

但一个有理想的人,会产生更多精神上的挣扎,这就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

第一,低估在实现理想的现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战胜不了后容易产生幻灭或者精神问题。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往往想要改变现实,但现实的困难并不容易改变。当我们的心理不够强大,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现实给我们带来的不可解决的困难、困境和困苦时,就容易产生幻灭,一旦如此,人就容易陷入精神问题。

第二,不顾现实地制定一个远高于自己能力或者现实本身能够承载的理想,最后容易产生人生的虚幻。有些人是理想主义者,但他的理想没有现实基础,在现实之上能通过信念、努力达到的,才是真正符合现实的理想。如果你的理想远离现实,就是一种虚幻。


我现在做投资,很多创业者订立的创业目标完全脱离了他们的能力和资源范围,有些商业模式本身就跑不通,或者有些能跑通,但上来就要投几个亿。我曾经碰到一个一无所有的创业者,拿了一个商业计划书给我,说俞老师只要你给我投五个亿我就能改变整个世界。也许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的设想离现实太遥远了,这种遥远最终会带来理想的毁灭。


理想是以对现实的深刻了解为基础,将追求建立在能够战胜现实条件之上的,才叫作真正有基础的理想。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03 如何平衡当下与未来


现代社会中,中国各阶层的人不管收入多少都充满了焦虑,而且这种焦虑引发了大量精神问题。从心理学上来看,如果简单描述一下,焦虑是我身在当下,但心在未来。比如我现在担心明天会不会下雨,明天股市会不会跌,后天会不会出现一个难以预料的事情,等等,这种身在当下、心在未来的情况,造成了焦虑。


那为什么现在更焦虑?是因为这个时代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我们以前对明天要发生什么、后天要发生什么,或多或少有点预期,而现在是什么状况?我们不知道。很多问题很难用逻辑推理去解决,但就是发生了,没有任何理由和逻辑,所以这个时代碰到的第一大问题就是不确定性。


我们身在当下、心在未来,而未来又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抓住我们能控制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当下但人不可能不思考未来,这是人的动物性本能,松鼠在冬天来临之前,也会提前储存松果,因为它知道冬天来了外面没有食物。对于人来说,对于未来的思考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只想当下,就变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也不是我们要追求的常态。


那么,我们如何既能关注到未来,又能享受当下,使我们当下的愉悦和面向未来的焦虑和担忧能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在心理学领域非常关注一个词:平衡。关注未来,首先应该关注未来的什么?应该关注我们的大方向、使命,关注什么是我们这辈子想追求的东西,什么是我们想达到的目标。怎么来判断这个东西究竟是使命还是目标?


心理学和物理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不同尺度的关注,物理学关注的是空间尺度,心理学关注的是时间尺度,关心的是当我们追求的事情超越了生命长度,它是否还有价值。如果有价值,它就是使命;如果没有价值,它就是目标。


比如,我想在三环内买一个200平方米的豪宅,这是一个很好的目标,但它一定不是使命,为什么?因为这个目标不能超越我的生命而存在,当我死了之后,这200平方米的豪宅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通过时间的尺度来追求未来的目标,当我们确定目标以后再回看应当如何把未来的目标拆成当下一点点需要做的事。


人有目标和有使命是很正常的状态,因为这也是把人生拔高的一种状态。当然有使命的人显得更有意义,但我们绝对不否认人生的具体目标,比如买个房子、买个汽车,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宽裕,这些都很好。活在当下并不等于排除未来,而是当下做的事就是走向未来的一部分。


人产生焦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他没法掌控未来。因为现在世界的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过去中国的农耕社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农耕社会中,一个人一辈子认识的人就那么上百个,你可以一辈子不变,你的生存环境也可以一辈子不变,每天除了大自然在变化,其他的一切都可以预料。


今天世界的变化非常快,我们今天掌握的技能明天可能就过时了;我们今天在这个公司工作,明天这个公司可能就倒闭了;我们今天自以为是,拿到了一份主管的工资,但如果明天老板看不上我们,我们就会失去这个岗位。这就意味着,人对未来命运的掌控能力变弱了,一旦人不能掌控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未来,或者确保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人就一定会产生焦虑。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掌控感?我觉得获得方法有一个,就是把一件现在做的事情、擅长做的事情,做成事业,做出它的稀缺性,用稀缺性对抗不确定性。


当然,对不少人来说,我能干、我喜欢、能对社会有意义,和能养活自己,让我生活的物质条件变得越来越好的工作是有一定矛盾的。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人一辈子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和工作打交道,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做的事情,尽管能给自己带来收入,但并不是自己喜欢做的,和一个人一辈子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带来一定的收入,这两者的人生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境界和状态。


我也对周围的员工和朋友说,不管多难,一定要去定位自己这辈子想干什么,且要在适当意义上和经济收入有所挂钩,能帮我们带来生存所需要的经济资源。像我喜欢读书,原则上读书跟赚钱没什么关系。但假如新东方倒了以后,我依然可以一天到晚读书,为什么?因为我读过的好书只要放在平台上推荐一下,就会有人买,有人买我就能提取佣金,这个佣金就足够养活我,继续支撑我喜欢读书这件事。


所以,大家一定要尽快确定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做的,并且能符合三个要点:我能、我喜欢,并且还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价值。如果能达到这些,我觉得人这一辈子至少在工作和事业这条线上不算白过。


中国人很喜欢忍耐,很多中国人都是忍到退休以后,拿着一份退休金才觉得自己的人生解放了。但那时候已经60岁了,指不定未来国家退休年龄还会往后推,推到65岁、70岁再退休,到了那时候,即使很喜欢做,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做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