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态度》——吴军的四十封家书 上篇
日期:2020/5/25 10:51:45 人气:2468


在外求学的大外甥回来了。作为大妈妈,像所有碎叨的家长一样,生怕孩子虚度一寸光阴——虽然自己已经毫不犹豫地虚度了大半辈子。于是给他推荐了吴军先生的《态度》一书。除了撮要摘录,还在一些篇章后面亲自下场,续貂若干。



吴军博士是杠杠的理工科背景,知名的人工智能和网络搜索专家、硅谷的风险投资人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董。《态度》是他给自己上大学和高中的女儿们的40封家书。



这40封家书就像是一个装着40种工具的工具箱,教给孩子们如何应付即将扑面而来的人生。因为是写给子女的,所以特别诚恳,尤其是一些貌似官样的题目,写得特别细致有苦心,可谓舐犊情深。

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教育得那么好?懂礼貌,行事得体,卷面整洁,待人接物有分寸,没有与年龄不相称的谈吐和皱纹。
但是你的孩子却是那个永远叫不醒、啃指甲、虫吃牙、大喊大叫、饭桌上折跟头的小任性?


答案在他背后的家长。


称职的家长应该有多少美德和职责,可以容后讨论,但是就算漏液归家还不忘伏案就理科生在大本时要多修文科的理由给孩子写上几千字……做这些貌似不紧急但其实要紧的事情,我想是包含其中的。

这是跟小朋友探讨大问题的一本书。其中很多问题就算成年人比如我自己也不甚了了。
比如,你让一个成年人一句话说明白“专业和业余的区别是什么?”、“做好人的好处”、以及“小人是什么样子的”等等……他多半会楞会儿,然后也并没个子丑寅卯的定见。这本书对40个这类既具体又具有延展性的问题,给出了清晰的结论和结实的理据。
而没做家长的你也可以读一读的原因是,这本书告诉你,经过理性锤炼过的父爱是什么样子;以及如果你没碰上这样称职的家长,从年轻时就没有机会完成系统的全人教育,至少可以用这本书补补课。
当然,这书像大妈妈推荐的其他作品一样,泥牛入海。哼,什么态度。
哦,对了,外甥现读大一,叫浩明。


【第五封信】最好是更好的敌人

 或者说,任何进步都比没有进步好。


一些人无所作为不是因为不想做事,而是一根筋地追求最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虽然要追求卓越,实现最后的1%,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接受部分改进。很多时候,一个完美的结果需要很多改进,而不会一步到位。


作者曾经在谷歌从事搜索引擎反作弊研究,产品目标是惩罚那些试图在网页中添加关键词,以便排名靠前的作弊公司。作者和他的同事的策略是,在现有条件下能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第一次,只抓到了大约46%的作弊者,花了半年时间。


还有一大半呢?别着急,慢慢来。一年后,又抓到了剩下一半的作弊者。如果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抓到所有作弊者,那么这个项目永远完不成。46%不是一个完美的结果,但他远远好于0。
在谷歌内部,大部分产品的改进都是渐进的。新产品上线时,总有一些功能不能如期交付,是缺乏一些功能的新版本心里不舒服地上线呢?还是再等几天?作者和他的同事的做法是不等。将一个比原来更好一点的版本按时提供给用户,总比为了追求完美,最后什么也提供不了要好。
大部分时候,一次改进可以获得两成收益,两次改进就可以获得四成收益,而自认为完美的改进,也不过就是获得三成的收益。

做事情不怕慢,就怕站。



亲爱的浩明:

《道德经》上说“凡大事必图于细,难事必图于易”。讲得就是做事情的章法。在难度上不要难为自己,但是在韧性上要难为自己;在成果上不要好高骛远,在细节上要逼自己不能妥协。这是设定目标的要领。

比如你要在抖音上开设一个视频节目,你怎么定立目标?很多人都会认为设定目标就是争取半年内粉丝达到10万,单一视频阅读量达到十万加云云;
亲爱的,这不是目标,是意图。

目标是什么,1,从现在开始,一年内,每天下午四点准时上传一条视频;2,每一个月总结得失,调整内容和形式;3,每三个月根据粉丝流量的反馈和其他同行的优点,进行部分改版或方向性的调整。。。

这样的目标确定下来了,愿景实现是自然而然的事。
如果把目标定在功利性的指标上,不但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会影响你干事情的初心,本来是为了成为一个为公众提供价值的内容生产者,结果变成了专门搏眼球的无聊小号。甚至为了流量牺牲自己的良知和做人的底线,走上邪路。这都是目标确定不当造成的后果。

【第七封信】
决策时格局要大
 


对于大学选了理工科的学生,不妨选一点儿人文课程,开阔一下眼界,增加点见识。
在MIT(麻省理工)选课很容易,等到离开学校,那些人文课程反而学不到了,倒是那些专业课,将来学习的机会还很多。


人文课程有什么用?主要是让人的眼界开阔一些,格局大一些,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专业的小圈子里。


作为风险投资人,作者曾经考察过一个创始团队,有4个MIT和哈佛毕业生组成的创始团队。他们非常聪明,但是做的事情格局却不那么大。


简单说,他们这个团队的创业计划是做高频交易。(利用买家和麦家下单时几乎不可见的价差,比如一个以10.04卖出,一个以10.05买进,迅速下单,就赚了这一分钱。这种交易,每次量不可能太大,利润也不高,但是机会很多,其特点就是交易频率非常高,这就是高频交易。)

芝加哥的一家高频交易公司,为了提高0.1秒的交易时间(抢单时间),花了1亿多美元改进芝加哥到纽约的光纤专线。


理论上讲,这种高频交易是没有风险的,为了开发最快的高频交易系统,很多对冲基金从名校招聪明的学生来做这件事。


但作者没有给他们投资。他认为他们做的事情,一来意义不大,二来也赚不到大钱,属于小打小闹。它既不能创造财富,也不能降低交易成本。凯鹏华盈主席约翰杜尔是当今公认的投资之王。

杜尔判断是否投资的原则和很多人不同,他不是简单以赚钱为目的,而是看看投资能否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经常这样问创业者:“如果我们认可了你的想法,按照你希望的金额给你投资,你能否告诉我两年后世界会因此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有些人认为做高频交易,稳赚不赔,是个保险的买卖。这就要看赚钱的效率了。比如主要的高频公司,威图(Virtu)、骑士资本(KCG),人均产值100万到120万美元。但是谷歌的人均年产值是125万美元。更重要的是,谷歌、苹果这样的公司产生的正面社会效应远高于高频交易公司。如果没有这种公司,世界的文明程度都会受影响。


为什么谷歌、苹果和脸谱网这样的公司能够赚更多的钱,而那些看似只赚不赔的高频交易公司做不到呢?这就是“格局“。前者以改变世界为目的,后者以赚小钱、小富即安为目的。


格局要大,境界要高。所谓格局,是指在空间范围内,能否看到大机会,能否做一件影响范围更大、影响力更大的事情;所谓境界,是指你的目光能看多远。如果我能看到三年以后的事情,你只能看到一年以后的,那么我的境界就比你高。上帝能看到无穷远的事情,所以祂是上帝。

 

亲爱的浩明:

有时候,别说三年、一年,就是三个月以后的事情也看不清楚。

 

比如疫情期间,全世界都停产停课了,那这时候应该怎么办?你可以逛逛社交媒体,打打网络游戏,每天盯着疫情带来的喜怒哀乐的信息漩涡打转转,也可以觉察到一个真相和两个必然。

一个真相就是,对于张文宏都说不清、李文亮都逃不过、让全世界30亿人回家的凶险病毒,你其实帮不上什么忙。

 

在尽可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同时,把大量突然富裕出来的时间盘算一下,你就当老天爷给的机会吧,终于可以做一些喊了很久但总是以没有整块时间的梦想付诸实施了。

 

包括那些最疯狂的念头。比如动笔写一部你酝酿已久的小说,或者把华尔街英语全六册通读一遍,或者把变态难的《波兰英雄舞曲》背弹下来。


你要知道的两个必然就是,这场瘟疫一定会过去的,人类不会就此灭亡,生活必将继续,不出意外,那将在你下一个学年的开学之日正式开启。那时候你是带着肿胀的双眼和肚子慌乱地面对已经不习惯的课业压力,还是成为了世界上不到万分之一的可以用《波兰英雄舞曲》勾搭女孩的斜杠青年。——哈哈开玩笑的。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做成几件事,并且通过这些成功的过程,学会取得成功的方法。而这样的大好时机就在眼前。

就看你如何度过接下来的这五个月了。人在大的命运裹挟之下,作为个人,仍然可以做一些微小但重要的努力,1,尽量为善,2,绝不助恶,3,不放过一切时间强大自己。你可以在见证历史的同时,也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小里程碑。


【第八封信】
做事时境界要高


战国时代秦国崛起,主要靠商鞅变法。

但是商鞅变法的效用和局限性都很大。作用是他的改革很快使地处偏远西部的秦国富国强兵统一中国,局限性是改革措施急功近利,副作用很大,招致秦国仅仅15年就灭亡。
很多人误解了商鞅,急功近利并非商鞅的本意,而是秦孝公的选择。
商鞅对秦孝公一共进行了三次游说。
第一次,他讲尧舜禹汤的大道,如何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结果秦孝公听睡着了;

第二次,商鞅又争取到一次机会,向秦孝公讲周文王、周武王的王道。他们的业绩是看得见、具体的。这回秦孝公有点儿兴趣了,说这个人可以一起聊聊天。但仍然没有打算启用商鞅。
商鞅说:“我已经知道怎么游说他了,请再给我一次机会!”于是,第三次,商鞅以霸道说秦孝公,聊了春秋五霸的国策,这五位是在春秋时期的五个公认的有为国君。
秦孝公对如何能称霸的主意太感兴趣了,听得津津有味,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移,差点儿栽下宝座。这之后,连续几天请教商鞅,问策如何称霸天下。
后来,有人问商鞅:既然你知道大王的心思是富国强兵、称霸诸侯,为什么前两次要跟他谈天道和王道呢?商鞅说:“我是怕如果他真是一个境界特别高、有大志向的人,一开始说那些低层次的事情,就把他看低了。”
后来,秦孝公让商鞅为秦国制定了功利性很强的法律,这些法律作为政治和军事工具,短期内功效明显,秦国很快统一了中国。但,正如商鞅一开始就预测到的:“这样一来(急功近利),秦国的国运终究不可能超过之前的商超和周朝。”果然,秦国二世而亡。

商鞅分别用天道、王道、和霸道游说秦孝公,秦孝公采用了一种速效却危险的策略,最终让秦国走进了死胡同。这是很多人的毛病:只知追求速效,无视长期利益。

但是,你会说:“任何国家在崛起时肯定要率先富国强兵,那时候谈宽仁的王道不是不切实际吗?”同样,对于年轻人,要先解决短期利益的问题,才能有钱和资源做长远的事情。
但是,人一旦习惯获得短期利益,境界就高不起来了,可能永远不会追求更高的境界了。(所以,你看一个年轻人立意有多高,就能知道他能走多远。)
世界上有很多比秦孝公立意高的君主,比如法国的拿破仑和美国的国父那一代人。
美国国父懂得要通过妥协、谈判和权力制衡解决新大陆长久生存发展之道。拿破仑是杰出的军事家,但是他花精力最多最引以为傲的却是《拿破仑法典》。(他作为委员会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并参加了102次会议中的97次会议,逐条审定法典。并督促公布实施。)虽然拿破仑的军事胜利,也就是霸道之旅在1815年就终结了,但整个19世纪,欧洲都是在拿破仑法典的影响下发展壮大的。

在临终时,拿破仑说:“我一生戎马,40次辉煌胜利被滑铁卢一战抹去,但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就是我的法典。”


对比下秦孝公和拿破仑,可以发现,很难用短期方法达到长期目标。
很多人关心的是学什么专业和技能可以赚大钱,而且最好快速获得成功。甚至想在30岁时就获得财富自由,这些想法不太现实。


但凡能够比较长期稳定赚钱的行业
,比如医生,开始的投入都是比较大的。并不存在一个投入小获得很高回报的行业。否则这个行业,一定有大量人涌入,而在激烈竞争下,迅速杀低其回报。


比如,在美国法律很吃香,投入比学医要低,很多本科生选择进入法学院,等到他们毕业时,好位置已经被别人抢完了,留给新人的不过一些打杂的事;类似的还有金融专业,很多人认为花上两年学习就能进入大投行,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大量毕业生涌入金融行业后,在投行里找份差事都难,更不用说赚大钱了。


因此作者两次辞职回到大学读书,并且在很多次周围人因为受到各种诱惑或半途离开后,还能坚持把学业完成。(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后来加入谷歌,成为知名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那些中途退学的人,都找到了安稳的工作,但是他们大部分人一辈子所能触及的高度基本上在那个时候就被限制住了。回过头看,追求更高境界的人,最后会有更好的结果。


最后再说说教育如何改变命运。在美国,你会发现,受没受过教育,一辈子的命运常常相差很远。今天,很多人说美国的社会分层,下层人想进入上层很困难,这其实是教育不足造成的。


人不接受教育,就很难有见识;而没有见识,做事情就会事倍功半。相比之下,百万富翁的后代卓越的比例很少,大学教授的后代超越前辈的则很多,因为他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懂得教育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尽可能地上好大学呢?主要倒不是因为好大学的课程就一定比二流大学的好。因为它们有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年轻人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很容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比我们或者老师对你们的影响更大。


避免不必要的失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倾听周围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不断从他们身上学习好的经验和做人的美德。英国教育家约翰.纽曼曾经这样描述一种理想的大学教育:“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理,修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考试,和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比如在过去几十年里牛津大学就是这么做的)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为什么呢?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且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相互学习。他们会相互交流,了解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


我非常认同纽曼的教育理念。上大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向周围人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习课程。
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成绩而读书,而是为了立足与社会,成为有用之人。


 

亲爱的浩明:

人生境界这回事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人生立意就像给自己的一生盖房子,如果盖一个玩具屋,只能放一只小仓鼠住在里面;如果盖一个百米长的大平层,可以安放几匹千里马;如果要给孔雀盖窝,那你甚至都不能给它加顶,而要给他准备高高的乔木,大大的空间让它栖息,才能安放下它的羽翼和雄心。

而据大妈妈有限的识人经验,把自己的人生境界只停留在挣大钱、快速致富上的人,还没有真能实现目标的,你说多有意思。而且不但挣不到钱,往往会折大跟头。
反倒是那些对做事情有热情、对自己有要求的人,那些看上去不够精明甚至笨笨不知趋利的人,反倒是成大事,最后赚到大钱也是顺理成章的。就像企业家冯仑所说的,“实现理想,顺带挣钱”。


人生还有另一层境界,那是老子讲的“死而不亡者寿”。什么叫长生之道,就是活着的时候做死后能有益于世界、有益于他人的事。这是一个人存在过的最重要的证据。
当然,这是一份殊荣,只奖励给人类中极少数的人,这部分人跟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截然不同,我们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他们追求美好的人生。他们总是踽踽独行,但是闪闪发光。


最重要的是做个好人


高中11年级和12年级的上半年是孩子最忙的时候。那段时间成绩最重要,参与社会活动、准备十几所大学的申请材料。


相比能力,品行更重要。


缺乏好品行的人,很多是因为家长从小疏于管教,或者在对孩子的要求上出现偏差。这在那些家庭条件较差、或者父母过于繁忙的家庭中表现得很明显。
“It’s nice to be great,yet it’s great to be nice.”(成功固然好,但最重要是做个好人。)


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才算教育好了?自己有教养,对他人友善,对世界有爱心。


*诚实,守信用;

*勤勉、自律、谦虚;

*友善。随和;

*正直,公正。




亲爱的浩明:

选摘这封信是因为它的题目取得好。人生最重要的道理都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做一个好人。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有什么好处?不用问为什么,你必须做,因为这是对的。

而吴军先生很有新意地把这个“对”进行了效用化的解释,他认为做个好人对自己的好处最大,它让自己免于匮乏感。从而获得平衡而幸福的人生。


【第十八封信】
第一次投资的建议

第一,永远不要觉得自己能够打败市场。

也就是说,不要觉得自己的表现会比指数基金更好。(作者这里指的是美股,中国的股市正好相反。股指多年盘整甚至盘跌,投资指标股和指数基金一定是个错误。)
巴菲特在他的遗嘱中写明,他的遗产(捐赠之外),绝大多数要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可见他对这个指数的推崇。


任何试图打败市场的人,不是在挑战市场上的其他玩家,而是在挑战市场的有效性。也就是挑战微观经济的基本原则。


第二,对市场要有信心。
股市会涨会跌,有时还会跌一大半,但是从有记载的历史上看,它依然是最好的投资方式。如果你能够在华盛顿就职总统时在美国股市投资100美元,那么今天已经变成20亿美元。(是真实的结果,不是估算。)巴菲特被尊为股神,他最成功之处在于永远相信股市在较长时间是往上走的。(再说一遍,这里指的是美股。中国股市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他有其特有的不同于周边股市的本质特点,它是一个人为操纵的股市。所以巴菲特如果是中国股市投资者,他还能不能成为股神,很见未必。如果他按照固有的一套投资准则,那一定会失败。这个有机会再聊。)


第三,虽然股市在下跌后会涨回来,但是单一股票未必。
英特尔和思科,今天的股价不足顶点时的1/4,而且可能永远无法回到峰值了。


第四,时间是你的朋友,而时机不是。
在过去45年,美国股市的回报大约是7%,大约会增长20多倍。但是,如果你错过了股市增长最快的25天,那么你的投资回报会少一半。每年只有3.5%,45年下来,你的投资回报不到4倍。
也就是说,财富积累会少80%。至于那25天什么时候来,没有人知道。聪明的投资人永远在股市上投资,而不是试图投机挑选最低点和最高点。所以,走出坏运气的关键是耐心,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


基于以上四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投指数基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的买卖和普通股票一样,非常容易。至于定投,就是每隔一段时间,用固定的美元买ETF,不论股市涨跌。这样股如股市上涨,同样的钱买的股票少,如果股市下跌,同样的钱买的股票多。这样,平均的购买成本就比较低。


当然,一个人做到这一条的前提是,要相信股市。大部分人,在股价上涨时会觉得股票太贵,试图等待回调的时机,但是当股价下跌时,很多人会因为恐惧而不敢购买股票。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当傻子,做到股市涨也买,跌也买。


具体建议:建议你拿出1/3的钱直接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ETF。过两三个月,再投入1/3的资金。三个月后至半年内,在买入最后的1/3。等你工作以后,可以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将所攒钱的70%购买标普指数ETF。如果你每年能有有7%的回报,那么10年左右的时间,你的资产就可以翻番。


事实上,天天操作股票的人,都是在向股市送钱。只有耐得住性子的人,才能赚钱。对于你这样的年轻人,有的是时间等待股市上涨,因此买完股票,就别问涨跌了。



亲爱的浩明:

我觉得这一章是作者送给你的彩蛋。投资美股指数基金的理由甚至具体投资方案都写得很清楚了。但是你会问了,大妈妈,如果事情这么显而易见,那大家不都这样做了?美国还有穷人吗?是啊,实际上并没有。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

真把指数基金拿满45年的人,我相信在美国人当中也是微乎其微。为什么呢?正向文中所说,股市上涨了人会贪婪,一旦下挫就会恐惧,造成追涨杀跌。天天茶饭不思,给股市送钱。


而贪婪和恐惧是人性,打败人性并不容易。定投指数基金需要严守纪律和说服自己象傻子一样对股市抱有信心,这样的人不光投资,干什么都会成就。那么你知道这世界上为什么只有20%的会成为人生赢家了吧?所以,看起来容易的事,实际执行起来难于上青天。


因为你需要克服人性,改善你基因里的成见。你需要脱胎换骨。就比方现在,美股因为疫情的原因,熔断4次,历史仅见,你还敢于遵守纪律,该定投时果断买定离手吗?这简直不是在投资股市,而是在考验你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


所有投身股市,我指美股的人,在开户之前都要认真地问一问自己,你准备好跟自己的人性战斗了吗?你真的对市场制度抱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吗?


【第十九封信】
投资的三条红线。永远不要碰!


说干就干是一个好习惯。
很多时候,你周围有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的运气。在投资方面,千万不要听普通人的意见,因为大众在股市上是亏钱的。


巴菲特午餐上的投资禁忌,希望你能一辈子谨记:


第一,不要进行过于冒险,会导致灭顶之灾的投资。
什么叫灭顶之灾的投资行为?——做空股票和使用杠杆投资。
做空股票是指在股价高的时候,将自己的资金抵押出去,借得股票后先卖掉,期望股票下跌时能够平仓买入。做空比做多有两个巨大的风险:第一,如果股票没有按照预期下跌,而是上涨了,那么损失无穷大,可以让你倾家荡产;相比之下,做多股票即便到零,也不过是损失100%。
比如,谷歌上市时购买它的股票,换算成本约50美金,即使谷歌倒闭了,也不过损失50美元。但如果做空谷歌,今天它的价格是1000美元左右,你的损失将高达950美元。因此,做空股票收益有限,但是风险无限大;


第二,由于经济是发展的,股票上涨是常态,对于做空者来说,亏钱也就变成常态。
使用杠杆投资。就是把你的资产抵押进去,借钱买股票。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如果股市涨了1%,而你额外加了一倍杠杆,你的收益就是2%。如果下跌,你的损失也会放大一倍。所以,建议你买指数基金,不管如何下跌,都会涨回来。
如果你投资整个股市,而不是单只股票,就不必担心短期账面上的损失。但是如果你使用了杠杆,情况就不同了。假如你使用了2倍杠杆,股市下跌50%,你就没有机会了,这种情况被成为平仓(wipe off);如果你用了10倍杠杆,只要股市有10%的波动,你就wipe off了。
巴菲特在2017年给股东的信中,提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过去半个世纪遇到过四次股市大跌的情况,(如果算上今年2020疫情熔断,就是5次了)有两次超过50%,两次接近50%,如果该公司多加了哪怕一倍的杠杆,就已经见上帝四次了。可见,严于律己和恪守原则比聪明与专业知识更重要。第二,不要进行自己不懂的投资。
一方面,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胜算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你看不懂的投资里面常常有很多陷阱。事实上,大道至简,如果有人刻意把简单的道理搞复杂,你就要对他们有所防范了。
一家家电龙头企业,一年在广告上投入从几亿到几十亿。一些高管建议,与其让广告公司挣钱,不如自己成立一家广告公司。董事长不认可,认为自己一定会办砸,因为他不懂这个行业。
那些人说,我们有信心,我们可以学啊!英明的董事长用这番话说服了他的下属:“我确实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办好,但我知道一定会是一个失败的结果。因为如果你们的逻辑成立,今天世界是那个最大的广告公司应该是可口可乐广告公司,或者宝洁广告公司,但结果不是。这必然有原因。”


第三,永远不要眼红别人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不要因此乱了自己的方寸。
周围总有人说“如果我当初买了比特币,今天能赚100倍了。”这种说法毫无意义。这种事遇上了,如同中彩,是运气;遇不上,也不必在意,因为人生的机会还有很多。
而事实上,美国中了千万美元以上乐透大奖的人,机会无一例外在10年内又变成了赤贫。不要被那些所谓失去了的投资机会乱了方寸。一次好运气,也难改一生的命运。

这三条建议相当于三根高压线的标志,希望你一辈子都不要碰。



 

亲爱的浩明:

如果这本书你只记住一个内容,其他都忘了。那我希望你记住的是以上这一篇。

 

未完结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