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封信】 人除了三观,还需要金钱观
对于钱的态度,赞同鲁迅先生的观点,要生存,要温饱,要发展。 很多华裔学生成绩优秀,能力很强,但是见识不足,令人惋惜。必然,问他们打算学什么专业,几乎只选两样——医科和计算机,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学文,从政,或者做一些为大众服务的事情。学这两个专业的原因是将来就业有保障,收入不错。 每年能进哈佛的华裔学生非常少,很多高中一年也不会有一名华裔被该校录取,因此这些学生承载着一个族裔的未来。他们应该从政,成为未来美国的领袖,但是他们选择了一条看似简单、影响力却有限的道路。
上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能做一些对社会比较有影响力的事情,而不是以挣钱多少来衡量。 在美国,衡量精英的标准不是钱和学历,而是影响力。
在美国大学,华裔教授下海捞钱的多,愿意为学校管理做贡献的少,进入大学管理层的人不增反减。他们认为在大学里要尽太多的学术义务,浪费时间。要想增加影响力,就需要尽很多义务。对钱的执着让很多华裔学者走不到学术金字塔的顶尖,更不用说成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比的人生选择被钱绑架了。美国人愿意捐掉家产的原因:
一是宗教原因,摩门教有十一奉献的规矩。洛克菲勒在没有发财前一直把自己收入的5%捐出去,甚至在还是一个小学徒时就开始了; 二是不希望钱成为后代不工作、不上进的理由。他们希望把自己良好的事业追求和生活习惯传承下去,钱是为了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炫富和无所事事。
三是希望钱能够作为扩大自己影响力、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一些捐款人,其实是有附加条件的,甚至是政治性附加条件。通常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个理想、一个族裔、一个群体的利益。
上哈佛、耶鲁或MIT这样学校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学习赚钱技能,而是学习如何成为精英。不少华裔学生从哈佛毕业,满足于做一个电脑工程师、华尔街的股票交易员,或者一个家庭医生,挣的钱或许不少,但是从社会影响力来讲,依然没有摆脱穷人的心态。美国不少私立名校并不情愿招华裔学生,因为那些人毕业,对学校的声誉和利益没有太大帮助。 当然,成为精英、形成影响力这一切的前提是还需要掌握挣钱的本领。能挣到大钱的关键在于要拣西瓜,不要拣芝麻。一个西瓜的重量抵得上200万粒芝麻。因此,做一万件小事,时间花地不少,效果未必抵得上一件大事。雅虎公司规模大的时候,几乎涉足了所有互联网领域,很多服务的流量和盈利能力非常有限,都是一些小芝麻。最后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广告产品的收入高。在中国,不少类似综合体的公司,看到别人哪个行业赚了钱,自己也要涉足,结果只分到芝麻大一点的市场份额,得不偿失。这些公司,人数是腾讯或阿里巴巴的几十倍,市值却只有它们的几分之一。
人要大气,千万不要为一些蝇头小利动脑筋。下列行为属于拣芝麻,你看到这样的人,这辈子注定没什么大出息: *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为了省一两元的打车钱,在路上多走10分钟;*为了抢几元钱的红包,三五分钟一直盯着微信;*为了挣几百元的外快,上班时偷偷干私活;*为了在黑色星期五(相当于我们的双十一)抢东西不睡觉;*为了一点折扣跑5家店,或者在网上比价两小时。
怎样才能捡到西瓜呢——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
一块百达翡丽手表能卖10万美元,还经常缺货,而一块中国产的石英手表只需要几十美元。同样为了看时间,为什么前者比后者贵几千倍?因为它做到了极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朗道把物理学家分为5个等级,第一级最高,每一级之间能力和贡献相差10倍。第一级中,列出了当时的几个世界级大师,包括玻尔。狄拉克等;第二级,全世界只有几十个。所有物理学家中,朗道给出了一位零级大师,就是爱因斯坦。
朗道所列等级的核心思想是,人和人的差距,能力和能力的差距,是数量级的差别,而不是通常想象的算数差距,只差一点点。
作者给工程师做了一个等级的区分:
第五级:能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工程工作; 第四级:能指导和带领其他人一道完成更有影响力的工作; 第三级:能独立设计和实现产品,并且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第二级:能设计和实现被人不能做出的产品,也就是说他的地位很难被取代;人比平台大。 第一级:开创一个产业。 一个人能够在能力水平上晋升一级,不仅贡献多10倍,所作事情的影响力,包括自己的收入也常常多10倍。而做5件第五级的事情,获得时间可能比做1件第三级的事要多,但是收益和影响力只有后者的5%。因此,拣西瓜的关键在于能够让自己承担高级别的任务。
亲爱的浩明:
如果把媒体行业也做一个五级划分的话,我跟你姨夫都是可以独立设计产品,并且曾经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人士。
我们创意和领衔的节目获得了好的收视率和广告收益,应该属于第三级人才。你姨夫在所处的体育媒体这个领域占有的资源更多,经验和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在行业内有一定发言权和权威性,应该属于2.5级。 大妈妈专业选择比较杂,做过新闻主播、财经节目、生活类脱口秀节目,都像模像样,但属于北京粮票,从没有达到过真正的全国影响力。所以是属于干了三四件三级的事情,花的精力并不比2级少,却没有达到2级的成就和收益。
这是精力分散、始终不能把力量合于一点,向高级别任务挑战的缘故。
最近,大妈妈终于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希望五十岁以后只做一件事,成为一个读书人,著书立说,希望自己竭尽全力,做出一两件留下痕迹的作品。成为第2级的人才。
我五十岁明白这件事,一点也不晚,还可以努力三十年;你现在20岁,早定目标,持续努力,更加有可能会当凌绝顶,见识精彩的人生风光,为社会做比较重要的贡献,同时获得更加傲人的收益。
第二十一封信 【如何避免误交损友】
作者在腾讯担任副总裁时,每天约吃饭的人推都推不走;一些人甚至愿意借车开、借房住;但当他离开腾讯对那家公司不再有影响力时,90%的人没有再和我打过一次招呼。可见挚友难得。(所以要区分好那些关系和资源是捆绑在你身上的,哪些关系和资源是捆绑在平台上的,暂时为你所用。)
如何避免那些表面恭维你、背后伤害你的人,作者的办法是,并不费力去猜度他人的动机,而是坚持止损。具体来讲,他平时都先假设人是正直、善良、诚信的。当然,他有很大可能会上当,不过,他只会上一次当,因为从不给人第二次机会。
但是,如果认定这个人可交,就要真诚、大方和宽容。对别人的小毛病要容忍。毕竟人无完人。尤其是处理矛盾时,要避免情绪化,给自己留余地。
亲爱的浩明:
对于伤害你的人,有时候是不能止损的怎么办?比如是你的亲人或者上司。那就要善用智慧,学着只和他的优点相处。这样你的交际圈子就会比较大,而受伤害的可能就会比较小。 这是我对这一章的一点补充,不知道对不对,欢迎你在实践中加以印证,并与我分享其中的经验教训。 【第二十二封信】 关于爱情 这一章写了很多,但是我觉得比较有新意的是一句,而且是对女孩子说的:一个合适的人(Mr.right)会让你看到和得到全世界,而一个不合适的人会让你失掉全世界。
亲爱的浩明:
换句话说,对于女孩子来讲,找一个比她更强大的人尤为重要。尤其是自己还不那么强大时。这样,你会一辈子活的比较舒服比较自然,不会那么慌乱。
因为生活中有一个高人近旁指点,也会及时地帮助你成长;而作为一个男生,你做好了比喜爱的女孩更强大的准备了吗。
【第二十四封信】 远离势利小人 团结大多数人,但是不包括小人。需要防范小人。 楚人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后来回到楚国报了杀父杀兄之仇,把楚平王从坟墓里拉出来鞭尸。这个仇是怎么结下的呢?全源于楚国的一个小人——费无极。 楚平王给儿子提亲,娶秦国公主孟嬴。费无极是楚国到秦国的迎亲使者,他发现公主非常漂亮,动了歪心思。一般人肯定想,莫非他带着美人私奔了?这是好莱坞编剧的想法。然而,费无极更有创意,他直接找到楚平王,劝楚平王娶她;出主意给楚平王,把齐国公主嫁给太子就好了。 费无极不知廉耻地讨好楚平王,自然成为宠臣。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得罪了太子,将来太子成为一国之君,那就要倒霉了。于是,他小人的祸害就表现出来了,他劝说楚平王废掉太子,但是废掉太子并不容易。
太子有一个特别有权势有智慧的老师叫伍奢。他决定连伍奢一起迫害,诬告太子与伍奢密谋发动叛乱。伍奢抓起来后,费无极惹得麻烦就更大了,两个厉害的儿子在外带兵,大儿子伍尚,二儿子伍员,就是伍子胥。费无极骗伍奢给两个儿子写信,说他们回来就放了伍奢。伍奢说,信可以写,但大儿子会来,二儿子一定不会来,以后出国要倒大霉了。果然,后来伍子胥带兵破了楚国。
对楚平王来讲,费无极似乎是对他好,但他的目的昭然若揭,甚至不惜损害整个楚国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小利。楚平王的愚蠢自爱与,看不清对自己好的目的。 小人的特质: 1,小人不笨,甚至很聪明,很能干; 2,小人会让别人(包括主人和上级)觉得他们对自己特别好,而且好的方式是替你办破坏原则、损人利己、见不得人的“脏活儿”; 3,小人的最终目的是自己的利益,他不惜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包括你; 4,小人都是以朋友的形式出现的。人们在吃大亏之前,往往把小人当成挚友,因为他们特别擅长把人服侍得很舒服。
如何防范小人,最重要就是戒除贪欲。我们如果有贪欲,遇到那些无缘无故对我们特别好、而且是无原则无底线的好,我们会失去警惕。 如何区分善良的好和小人的好: 1,善良的人会从你的最大利益上对你好;而小人则利用你的弱点,让你获得一些局部利益,却会损害你的长远、根本的利益。比如费无极给楚平王争得了一个美女,却为此葬送了江山。 要特别防范给我们小恩小惠,让我们做违反原则的事。比如让你损害学校的利益,或者工作单位的而利益。这种事永远不要做;鼓动你这样做的人就是小人,认出他,远离他; 2,看待一个人,不能只看他对你如何,还要看他对周围的人如何。如果他只对你殷勤,对周围的人都很刻薄,你要小心了。谨防这个人以后让你吃大苦头。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一个人周围都是些什么人,就能从侧面了解这个人。如果周围都是些道德沦丧的人,他们也好不到哪儿去。
亲爱的浩明:
这一篇至少记住一点,做好人就吃不了大亏;而做好人最重要的一点是守住底线;你有底线,小人就害不了你。不要学楚平王,为了个人贪欲,搞得国破家亡。
【第二十五封信】 达到沟通目的才叫有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一定要确认对方明白了你的意思,然后确认对方是答应你了还是拒绝你了,到此,沟通才算结束。 顾维钧作为民国时的外交家,很知道如何沟通。在向西方解释为什么日本想占领山东对于中国人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孔子对中国人来说,相当于耶稣对西方人一样重要。山东是孔子的出生地,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就相当于耶路撒冷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
与人沟通,切忌啰嗦。任何好的沟通,需要弄清楚对方是谁,用什么样的一两句话能够让对方理解你的意图。 比如在人们对于什么是半导体、晶体管一无所知的60年前,为了说服投资人投资半导体,发明人罗伯特.诺伊斯这样说:这些本质上是沙子和金属导线的基本物质将使未来晶体管材料的成本趋近于零,于是竞争将专线制造工艺。(如果菲尔柴尔德投资),你将赢得这场竞争。届时,廉价的晶体管将使消费电子产品的产品急剧下降,以至于制造它们比修理它们更便宜。 诺伊斯几句话就道出了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的商业特点——值钱的不是材料,而是上面的知识附加值。
说服别人,花言巧语和雄辩的口才,永远比不上确定的事实:
总结起来,沟通的有效性基于这四点:第一,任何沟通都要以对方的确认为准;第二,要以对方听得懂的话来沟通;第三,沟通要简洁,切中要害;第四,善辩不等于好的沟通,确定的事实才是。
【第二十六封信】 如何体面地拒绝别人
第一个建议是:如果能帮别人,就应该帮,但如果很为难,就不要勉强,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对方帮不了忙。 拖延绝不是一个好办法。还有人说能帮多少是多少,最后帮不成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这种念头要不得,害人害己。害人就不用说了,对方没有得到否定的回答,可能真的保有希望,本来能想别的办法,因为寄希望于你,结果把事情耽误了;这种情况发生了,对方一定会对你新生怨怼,给自己树敌,这就是害己。
要破除这样的迷思:我们没有别人想的那么严重,别人在求你的同时,未必就觉得你一定能把事情办成,通常还会求其他人。对方比你更清楚这件事办成的可能性很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
对于别人请托的4类情况:
第一,能力不及,直接在第一时间委婉拒绝; 第二,能帮上忙,却不想帮,因为自己付出的代价太大。不要勉强,但要及时告知对方; 第三,不论多困难都愿意帮,而且极有可能办成。答应对方,然后全力去做。(在这里,作者讲了一个例子,告诉你什么样的情况一定要帮,以及什么叫力所能及,什么叫全力以赴。讲他在国内时多蒙一位老领导提携,对他人生帮助很大;后来领导的女儿要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书,希望帮忙推荐。这件事很难办,因为她的成绩平平,国内也不是清华北大。当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她申请成了,而且还给她申请到一笔不菲的奖学金。) 答应帮忙之前,一定要先判断这件事能否做成。如果难度是X,而我的能力和面子是3X,我就答应下来。帮人的次数不在多,而在成功率要高。 第四,虽然愿意帮,有可能帮上,也可能帮不上。这时要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对方,千万不要轻易许诺,不要拍胸脯。否则,对你是负担,对人家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落空,害人害己。 和人交往,真诚是最重要的。只要守住这一点,大家不会怪你讲话耿直。相反,老式耍小心眼儿,既想让别人感谢你,又不想话大力气,这样的做法违背我们做人的原则。 在帮别人忙的时候,有如下4点切忌:
第一,吹牛皮,其实没有能力办成,但是夸下海口,不管你初衷如何,最后的效果是人格破产,在别人心目中形同骗子。 第二,对于做不到的事,提出给人廉价的补偿。比如,人家要来谷歌上班,你说:“我们公司没有合适的职位,我认识微软的人,把你的简历转给他们吧。”其实谁都不傻,这种敷衍了事的做法大家一眼就看穿了。如果帮不了忙,就直说,不用因为不好意思而替别人做主。 第三,帮忙的时候指望回报。很多人帮完别人,总觉得自己用了很多面子,对方又没有感谢自己,心里不平。如果是这样,这种忙宁可不帮。 第四,帮违反原则的忙。比如有人找你抄作业,或者让你帮忙写论文,这种事永远不要做。
【第二十七封信】 上帝喜欢笨人
按部就班地做事情,非常重要。 我每个周末都会花时间手工整理投资信息,而不是用电脑上面的各种工具自动生成报表。为什么用这个笨办法呢? 一是一边整理,一边思考。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总结、反思。 二是由于花时间长,使得我只有精力关注少数重要的投资,以及把目标放长远。 上帝喜欢笨人。为什么呢? 第一,你觉得自己笨,就会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在做事,就避免了很多导致失败的意外,会取得一个好结果。就像做数学题,老老实实写步骤,一方面避免了很多错误,另一方面有错误也容易发现,反而取得好成绩; 第二,笨人不懂得打擦边球,不动得把利益最大化,因此凡事要留很大的余地。当意外发生时,这些余量就会起作用。我们每次出门上学,都多留三五分钟,最后5分钟不是你的,而是上帝的。这就是笨人获得运气的来源; 第三,笨人会有更多的朋友。大家绞尽脑汁也未必做成生意,反倒是有些傻傻的人,经常有生意做。道理很简单,“你是喜欢和聪明人做生意呢?还是傻子做生意呢?”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纳闷笨人做成生意的机会就多了。 第四,宿命。每一个人福祉是一个常熟,一方面要求过多,就会影响其他方面的福气。迈克.马尔库拉是最早投资苹果公司的人,曾经占到苹果股份的30%以上。但是他很早就卖了,只卖了10亿美元;如果拿到现在,大约2000亿,是全世界首富了。虽然10亿不算少,但是只是今天价值的0.5%。大家都说他亏了。可他却说,我现在活的好好的,乔布斯虽然精明,赚得更多,却已经死了。
聪明人总想以一己之力做事,而笨人只好祈求上帝眷顾。事实上,上帝也眷顾笨人。
亲爱的浩明:
阅读这一章,我倒是想到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人需不需要一个信仰?何时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为好?我的体会是,人一定需要一个信仰。这事要搞明白,不是上帝或者释迦摩尼需要你,而是你需要牠。
信仰可以解决人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当你有些人生阅历,经历过几次,其实一两次就好,人生的大拐弯,你回过头去整理这件事发生的前前后后,就会发现,越是事关重大的事,其实绝大部分是提前归划不了的。我们中国人把它叫做天意,或者命运的安排。曾国藩在清朝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重臣,权倾一时,全国省部级以上的高官,一半以上是他提携的门生旧部。这么大本事和权力的人,却说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可见你再努力,如果老天爷不帮你,你的胜算不会超过一半。
最近的一个例子,想一想你从美国归来这一连串惊险的一跃和最后幸运的结果,有多少是自己计划好的,有多少是老天爷巧妙的安排,就会知道人力的作用有多么渺小,就会开始敬畏天意了。 你也许会说,这不过是巧合,但是我不相信有巧合这回事的,巧合就是你的命运,你的必然。巧合就是天意。据我所知,你妈妈那时候天天在念地藏经,就是帮助你向老天爷提交入境申请。 而信仰,不管上帝也好,佛菩萨也好,则是天意的具象化。这就说到第二个重点,世界上主要的信仰有五个,基督教(天主教)和犹太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你应该信仰哪个?我的原则是不管哪个,有信仰总比没有强一万倍。在信仰这回事上你要特别相信缘分和自己的直觉,以及时间到了牠会以一个相当自然的方式通过一个人或一件事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让你无可回避,并且满怀喜悦和感叹地接纳。到时候不管是信靠主还是皈依佛菩萨,都是好主意。
那么如果你暂时还觉得有个信仰不那么自然,甚至有点儿可笑,那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为了虚荣或为了功利目的欺骗你自己,自我催眠,甚至装神弄鬼,假装自己有了信仰。信仰最怕功利心和目的性,虽然牠本身就是人生的目的。这话有点儿玄奥,但是当你内心里对一个信仰真的断疑生信了,你会发现你如同经历了再生,你周围的一切包括你自己都将焕然一新。这是无数人包括大妈妈亲身经历过的体会。
而印证你信仰的方式对不对,有一个标尺,信仰一定让我们的目光更清澈,头脑更敏锐,态度更理性,内心更笃定,成为一个更加善良、勇敢、受人喜爱的人,而不是相反。要正信不要迷信。
未完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