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态度》——吴军的四十封家书 下篇
日期:2020/5/25 13:35:44 人气:2559


【第二十九封信】
不要把科学结论当成宗教般信仰


18-22岁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人有表达自己不成熟思想的权利。(这句话是讲给我们家长听的。)


科学:是指源于古希腊,建立在严格逻辑推理之上,后来在近代西方科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证实和证伪的完整体系。看重方法和过程,而不是结论。


强调实证精神,就是强调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对于科学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它等同于正确,把正确等同于有用。
真正有学识的科学家总是对世界和世界的规律充满敬畏,绝不会说他们代表正确。


虽然特朗普是商科毕业,被很多知识精英看不起,但他知道科技的作用,致力于改进中小学的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教育,并且在移民的配额上向学习STEM的外国学生倾斜。加州反对他的政客,一方面把硅谷的成就算到自己头上,一方面提出取消高中部分数学课程,以便让不努力的学生显得不那么差劲儿。但是你的同学们却把票投给了他们。反而批评特朗普。


所以自己拥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很重要。

霍夫曼发明了两种药,一种阿司匹林,一种海洛因,都是出于善意的目的,所以有时候,善意未必会有好结果。


另外,很多时候,事实远比想象的复杂,在短时间里难以对它们有全面的认识,这时候注意不能搞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DDT原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杀虫剂,对提高世界粮食产量厥功至伟,而且消灭了疟疾这种可怕的疾病,研究者穆勒因此获得194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2年,卡森女士出版了一本改变环保政策的书《寂静的春天》,详述了DDT对世界环境造成的各种危害,包括对于鱼类鸟类的伤害。这本书导致了全世界对DDT看法180度的大转弯,各国开始陆续禁止使用DDT。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停用DDT后,很多贫穷国家的疟疾又卷土重来。一些学者又重新开始审视DDT的价值。


所以,千万莫把科学当宗教。


但是,在很多看似狂热的科学爱好者的身上我们发现了与科学精神正好相反的气质:一是盲从,二是道德优越感,三是喜欢引用书本上的教条和权威人士给出的结论。这些都是宗教信徒的习惯。


亲爱的浩明:

理性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不应导致不可知论,而是在现有的人类文明的成果上继续提升,补差,既要理性,又要怀疑,不可偏废。只有理性,就会走向刻板,而生活是鲜活的,充满奇迹;只有怀疑,就会走向玩世不恭,最终会走向幻灭。老子说,一阴一阳为之道。这是认知事物的规律。


以上3篇,关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介绍,总体意思我的理解是,就如同理科生要有文科的熏陶,文科生也要有理科训练。


【第三十封信】
为什么要读非虚构类名著

第一,可以进一步提高你的语文能力,特别是理解力。
名著的表达水平都很高,阐述的都是重要问题,阐述的观点、方法和步骤都堪称样板。而这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写作技巧是必须学习的。
第二,名著中充满了智慧。
比如,富兰克林(美国早期总统)对人生的看法就充满了智慧,这些智慧在他并不厚的自传中讲得一清二楚。
在一个社会中,公民和政府之间应该彼此遵守什么样的默契,在卢梭和孟德斯鸠的著作中讲得一清二楚。
从《圣经》到《论语》、《孟子》,从《孙子兵法》到《联邦党人文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最高智慧,这些智慧就藏在它们的经典里。
第三,阅读名著是系统了解一种思想的捷径。杂志和公众号上的短文,为了引人注目,他的观点不可能中庸,势必要偏向一方才足够鲜明以引发阅读兴趣。这样的东西阅读多了,会对事物拥有以偏概全的印象。


至于怎样读经典。

经典通常不好读,晦涩难懂,因此一开始未必能读得很快,长时间读不完,又容易失去兴趣。在这里介绍两个阅读名著的方法。


方法一:先读一部经典的介绍,或简写本和精彩章节的节选,了解其核心内容,再整部阅读;
方法二,先快速通读一遍,了解大致内容,在重要地方做记号,回头再仔细阅读。
不管用哪个方法,都需要把名著至少读两遍。


《哈佛必读丛书》书目:*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达尔文的《贝格尔号航海志》*埃德蒙.伯克的文集*小丹纳的《桅杆前的两年》*柏拉图的《游叙弗伦》、《申辩篇》、《克里托篇》、《裴多篇》四篇对话录*《英语散文集》

 


亲爱的浩明:

我很同意他的阅读非虚构类名著的建议,尤其同意他的第二种阅读方法,先通读一遍,边看边划重点和对你特别有启发的细节或话语,返回头再详细体会这些重点。

读书要吃透,吃透的意思把他的营养吸取到了。怎样叫吸取到了营养?变成你的思维方法,用来看待世界,解决问题。


【第三十三封信】
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首先,读研的大学和读本科的大学可以分开,好处是:
1,你会是两所大学的校友,会有一个更大的校友网络。
2,避免单一性。不做“近亲繁殖”的受害者。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交流,想走学术道路的人,在几所大学会体会不同的教学和科研特色。
3,好的本科专业和好的研究生专业未必在同一所大学。你可能在选专业时会担心,如果选择一个冷门专业,将来不好找工作。事实上,科技发展飞速迭代,今天很难预测5年后哪个行业最热门。

10年前,如果你对人说自己是人工智能博士,在学术界根本找不到工作。但这个专业在今天却非常热门。


亲爱的浩明:

读到这里,想到三十多年前,我在上高三选专业时,第一志愿在北大德语系和复旦新闻系之间犹豫不决,(我后来第一志愿报考了北大德语系,因为电影学院是提前录取,所以这样与北大擦肩而过了。)


当时我的爸爸你的姥爷曾经建议我学考古。我觉得这完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选择,于是断然拒绝了。


但是,现在看起来,我父亲也许并没有非常具有预见性地预测到20年之后的古董热,但是,如果当初学了这个专业,好处是有目共睹的。


1,因为是大冷门,所以北大、复旦一流大学的考古专业分数都不高,以我当时的成绩可以说是比较有把握指哪儿打哪儿的。
2,考古在中国有特别的优势,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如果足够努力,我相信会在其中一个方向上做出成绩,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
3,联系到后来的古董热爆发,正是在我30-40岁的事业黄金期,一定会有很大的机会出人头地。因为我努力,也因为这个行业的竞争低,人才少,又多是老先生,我作为一个女性会有比较大的相对优势。
4,如果我学了考古,这就像老中医,越老越吃香,经验是非常值钱的,我可以一直到老都做有价值的事,著书立说,笔耕不辍。而不是象电视人一样,吃青春饭不说,而且现在已是昭然若揭的夕阳行业。前路渺茫。


所以你看,有时候,你年轻时觉得家长匪夷所思的建议,也许是你18岁的见识和视野根本体会不到它的价值很好处罢了。

但是,你18岁的格局却可能决定你一生的大的人生道路。

这也是为什么在选择专业时虚心听取长辈的意见是非常明智的,尤其是父母的建议,他们跟你朝夕相处,最知道你的长处和短处,他们帮你出的主意,最大的价值是帮助你取长补短,今后事业上容易事半功倍。

但是,当然,不管选择哪一行,都有脱颖而出的成功人士,这需要你一生不辍的努力,还需要有运气遇上贵人提携你,和用对的方法。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第三十五封信】
做事前不要过分算概率


一个人是否喜欢一件事,是尝试一下才知道的,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所以,人格局不能太小,不能完全用利益来衡量自己该做什么事情。
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人要离开家乡闯世界。找到一位智者去做咨询。这位智者给了他三封信,对他说:第一封到了目的地打开;第二封等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再打开;等人生闲下来,再看第三封。
结果,到目的地后拆开第一封,上写“往前走,去闯。”
遇到很多不顺利,要答退堂鼓时,打开第二封,上写“别灰心,继续闯。”
当他功成名就不再年轻,回首自己的道路,发现自己留在国内的同学有的反而比他还有成就。他不知道当初是不是选错了路,打开第三封信。上面写到;“随缘,别后悔。”
台湾企业家郭台铭经常说,阿里山的神木(阿里山上有一棵树龄达到3000余年的红桧,树高53米)之所以大,是3000余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经决定了的。


年轻人做事之前要三思而行,但对于想清楚的事情,做起来就不要犹豫。很多事情在做成之后,回过头来看成功的概率不过5%甚至更低。如果你当时想想做成的可能性,算算成本,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放弃了。

努力了,至少还有一个希望;放弃了,就永远不可能看到那株3000年的神木了。



亲爱的浩明:

这篇的忠告立意很高,但是在逻辑上并不是无懈可击的。比如,做事之前怎样才叫想清楚,往往是,对于还没有尝试的事你根本无从思考其利弊。只有走出来才知道这里面的艰辛和美好。所以,我想说的事,一生最重大的抉择都是直觉在起作用。事到临头,不妨听从直觉的召唤。
但是、但是,直觉并不是占卜、扶乩、跳大神,直觉是所有学习和人生积累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多长见识,多总结做人做事的经验教训,这极有助于我们做出明智的判断。


【第三十六封信】
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做事情发挥不稳定,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就像练习高尔夫,你觉得很容易的球,打得比较马虎。如果长期如此,很难进一步提高了。要改一改浮躁的心态。

专业人士和普通的爱好者有什么区别呢?

大师级的专业人士能够同时做到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我的理解是,在每一次私下练习时都毫不含糊,在隆重的表演场合就可以放飞自己。)


真正的一流大师是在任何小事情上都能体现一流水准的人。很多人觉得,某件事情太简单,它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这其实反倒是他们无法成为一流人士的原因。
如果不按照专业水平来要求自己做一件事情,失败之处不在于你做这件事情水平的高低,而在于白白花了时间,却没有多少收获。


一个PGA(职业高球协会)球员,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一个坏球而输掉整场比赛,也不会因为打了一个好球而自鸣得意。更不会随意处理那些看似容易的“小球”。而业余选手则正好相反。(也就是说,职业的标志是拉平,中国人讲“齐”,齐家的齐。拉平情绪,拉平成绩。所以发挥稳定是专业的标志。)

名医和一般好医生的区别是什么?名医的发挥很稳定,治疗效果(预后)是可预期的,而普通大夫就没那么稳定。因此,名医不会对看似小的疾病掉以轻心。因此,病人对他们放心。


至于怎么能做到专业,记住以下4点:

首先,好的专业人士在任何情况下为工作本身着想,不会因为其他事情影响该做的事情。比如不会因为在学校的一门课没有考好而影响晚上弹琴。(不要分心。你看一个人是不是专业,就看他做事情时是不是被自己的情绪干扰就知道了。)
其次,遵守流程和行业规范。比如,做数学题不要跳步骤,这是从小培养专业素养的第一步。
再次,专业素养体现在是否能把那些不经意的事情做得不别人好。比如,作者聘请的会计师。收费虽然不便宜,但是把常人都看不到的细小的地方都考虑到了。相反,很多家庭为了省钱,找一些不是很专业的会计师报税,那些人做事就是交差了事,反而使他们的客户蒙受损失。
最后,要有成体系的领域知识,而不仅仅是掌握一两项技能。很多世界一流的演奏家,晚年因为体力难以完成一场独奏音乐会,都选择担任乐团的艺术指导或指挥的角色,比如帕尔曼、朱克曼、阿什肯纳齐和多明戈。


我们看到很多人不乏天分,但不能保证稳定地发挥,很难在职业道路上走得很远,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养成专业素养。

要从小开始培养专业素养。




亲爱的浩明:

如何成为一流的专业人士?很简单,永远象真正的专业人士那样做事,巨细靡遗,慎终如始。

【第三十八封信】
服从是学会领导的第一步


西点军校(美国陆军军官学院)。其中超过70%的学生在高中全年级的学习成绩排在前5%,在每年进入西点军校学习的1200名左右的学生中,90%是高中学校运动队队员,2/3是运动队队长,1/4的学生在原来的高中是学生会主席或者全年级的班长。(美国高中一个年级算一个大班。)

从西点军校的学生素质,你可以看出美国军官的素质,都具有精英的潜质。不过,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名学生被要求学会服从。天天喊“Yes Sir,Yes Sir.”校方对此的解释是,作为一个军人,要指挥好别人就要先学会服从。到了第四年,才开始学战术智慧,这是尉级军官的基本技能。

尉级军官相当于公司里的经历。如果要想当将军,就要不断学习,锻炼领导能力的。具体讲,如果想晋升到校级军官,对应到营长或团长,除了定期培训,还要到各个病重的战争学院(war college)中学习战略;成为将军之前,要到华盛顿的国家战争学院学习军事动员,在一个宏观层面理解战争。

当你被赋予一些权利管理他人时,要考虑你的意图传达下去是否会被顺畅执行。当你没有接受过和执行过别人给你的命令时,很难理解被领导者的心理。

服从是训练领导力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合作。
对于合作者,一定要在公共场合认可他们的贡献,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合作者就会想,即使我不当领导,他也会为我争取所有荣誉和利益,因此接受他的领导对我来讲是有好处的。
第三步就是给领导当好助手。当助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统筹全局的能力。好的助手,一方面可以完成领导下达的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发挥特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会帮助领导进一步成功。这样你也会跟着受益。


几乎每一位好领导都是优秀的沟通者,他们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发泄不满,也不会因为自己主观的好恶而违背客观的做事原则。


亲爱的浩明:

这一篇我真是长见识了。西点军校选材的标准有三个没想到。除了成绩全优,生源中竟然2/3的人曾经担任校运动队的队长。可想而知,人际协调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团队协调能力是成为军事领袖的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没想到,就是大学四年有三年几乎只学服从。而且,道理也很另类,只有学会服从,当你下指令时你才会顾及到执行命令人的感受。这就是人性。


【第三十九封信】
拣最重要的事先做


在旅行的时候,轻装出行很重要。
大学生参加实习,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应该尽可能开阔视野。钱三强说,他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工作时,他对实验室里的各项工作都有了了解。后来,他回国需要由他主导建立一个完整的原子能实验室时,这些工作经验都派上了庸常。


实习期间,应该听听技术讲座。工业界做事和学术界有非常大的差别。在学术界,一种方法如果比现有方法好1%,那么可以发表一片非常优秀的论文。工业界的一个原则是,够用就行了。
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投入产出率;二是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解决问题。鼓励尽可能使用现有方法,部分地解决问题,甚至没法绕过问题。工业界所有的产品,从内部看都有不完美之处,但是这些产品运行得很好,这就够了,这是工业界的特点。


所以,在实体实习时,要分清自己工作的优先级。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遇到事情,先强迫自己慢三拍,想清楚任务的优先级,先去做那些特别重要的工作。这样才不会被大量简单重复的劳动占去全部时间,致使重要的工作没有时间做。有一个词叫伪工作(pseudo work),就是指那些花了时间做却没有影响力的工作。

因此不要把自己陷在工作和周围很小的圈子里。到谷歌之前,我要尽可能和公司每个人吃一顿午饭(当时谷歌还小),虽然最后没有做到,但是大致做到了和上百人吃过午饭。

这个好处至少有三:一是可以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二是通过和他们交流,了解整家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情况,开阔你的视野;三是可以提升你的软实力。


在完成实习准备离开之前,要当面道别,表达谢意,表示有机会继续合作。通过E-mail告诉导师你已经安全回到学校,并且感谢他的辅导和照顾。
实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望在专业水平、工作经验、人际关系和软实力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主动心态能提升全局观和协作力

在接受实习邀约时,需要给对方打电话或以邮件的方式正式接受邀约。除了通知人力资源相关人士和未来的老板,最好再给面世官写一封邮件。这种在商业上交往的客套行为在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在接受邀约后,需要向人力资源人员询问你的福利,比如假期,是否有机票和其他交通费,以及房补。在任何时候,询问都不是一件丢脸的事。


在思维上需要提高的地方:
1.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2.主动工作,它有更深刻的内涵。所谓主动,是指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并且随时和你的导师进行沟通,得到他甚至其他同时的反馈。
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简单操作,非常重要。你可以转变一下心态,假定自己不是一个实习生,而是团队的负责人,或者骨干。那么,你会希望特定的功能(你的任务)做成什么样子?这样,接下来你就会根据整个项目来优化自己的工作。



亲爱的浩明:

我在做电视节目制片人时,栏目组不时会有大学生过来实习。其他优缺点不多说了,有一种实习生是非常突出的,他们特别具有主动性,内心里和实际行动上把自己当成团队的一员,很快挑担子。对电视栏目组来说就是报选题,参与甚至主导采编工作。遇到这样的同学,我都会特意留意一下,有进人的指标,我会优先推荐这样的实习生到台里工作,成为我的同事。



原因很简单,不管在哪里,都缺优秀的人才。把自己锻造成你如果当领导特别喜欢的那类员工吧,这是成功的康庄大道。


三万字的书摘写完了,从人生哲学、洞察世界、对待金钱、人际关系、有效学习和做人做事方面,作者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大妈妈也信马由缰写了一些读后的感受。希望对你有帮助。爱你,祝进步!


-完-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