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互联网金融再临“紧箍咒” 支付的归支付,银行的归银行
日期:2015/8/12 11:21:57 人气:2464
    让第三方支付平台回归小额的支付管道,卸下资金沉淀与清算功能,是监管方的用意所在,但调整后,业务的利润和风险都将由银行来掌控,亦客观上为银行带来利好。
    2015年7月的最后一天,央行正式挂上网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让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倒吸了一口凉气。曾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创新潮中一马当先“大闹天宫”的第三方支付,再次站在了政策的“紧箍”前。
    安全验证条件不足时的交易限额、多重交叉验证方可开户、不得为理财产品开设支付账户……有媒体评价称,这些限令让第三方支付牌照瞬间贬值。
    事实上,一出生就跑在监管前面的第三方支付令央行等监管层纠结不已。
    1999年,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诞生。随着淘宝等网络购物平台的火爆,支付宝在2004年底创立,并迅速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但直到2011年5月,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快钱等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才拿到了首批支付牌照。通过发牌照明确义务的方式,监管层得以真正有据可依地规范行业。
    在此前甚至此后的长时间内,第三方支付一度成为公认的灰色地带,资金沉淀、收单乱象、虚假商户,甚至涉及洗钱。近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又从受挫的收单市场转战P2P、众筹平台进行资金托管,乃至为供应链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继续在政策边界游走。在中国金融行业分业监管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支付给监管层出了一道难题。
    2014年3月,网络上曾流出一版由央行向第三方支付企业下发的类似本次的“征求意见稿”,其中首次出现了消费限额。在南方周末记者去年的报道中,不少行业人士对此表示“措手不及”。
    2014年4月,银监会和央行联手下发《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10号,下简称“10号文”),再次试图规范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主要着力于客户身份认证与风险管控等方面。
    至2015年7月,靴子终于要落地了。
    “鲶鱼”的考验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仅仅“守住底线”可能会“失去未来”。
    让第三方支付平台回归小额的支付管道,卸下资金沉淀与清算功能,是央行整个“征求意见稿”的用意所在,调整过后,业务的利润和风险都将由银行来掌控。第三方支付回归通道,客观上给银行带来利好,网民们于是调侃道,“央妈”真是亲妈。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按照新规第八条,用支付宝的余额向余额宝转账,或者用微信零钱向理财通转账将受到限制。“宝宝军团”的资金都必须从银行卡中流出,中途只能借道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能停留。“宝宝军团”中被认为流动性最好的余额宝,在许多场景里的支付行为可能将大大受限。
    早在去年3月,前一版“征求意见稿”流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曾一齐放出“大招”,调低储户向支付宝转账的资金额度,就已经在极力限制支付机构的资金池功能。
    面对接连到来的利空,马云彼时在阿里的社交平台“来往”上发文说,“支付宝,请扛住!这是你最艰难的时刻,也是最光荣的时刻!”短时间的转载后,原文即消失不见。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面临考验的不仅是支付宝,影响的范围也不止于“限额”。
    “央行能够认可的数字证书是你用网银的U盾,是经过安全规范认证的硬件,你能够想象在手机支付的时候插个U盾?如果身份验证方式不足,交易上限就是5000,超过了就必须要银行来做验证。这中间的跳转体验会很差,支付成功率大概是50%,受限于很多网络环境,很多银行的系统是撑不住的。”一位第三方支付行业人士忧心忡忡,认为这项政策一旦落地,“大家都没法玩了”。
    前述行业人士并指出,这份“征求意见稿”与既有办法略有龃龉的是,7月22日由保监会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在第十三条中规定,投保人交付的保险费应直接转账支付至保险机构的保费收入专用账户,包括保险机构依法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的专用账户。而在央行的这份“征求意见稿”中的第八条则明确指出,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
    当然,前者是“暂行办法”,后者是“征求意见稿”,后期落地时还存在着协调一致的空间。
    易宝支付CEO唐彬害怕的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仅仅“守住底线”可能会“失去未来”,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中长期而言,未来的规范会与时俱进,否则有实力的支付公司可能都不得不申请银行牌照了。”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8万亿,同比增速50.3%,其中支付宝仍然连年占据半壁江山,阿里腾讯两家巨头一共则抢下了近七成市场份额。
    8万亿蛋糕看似丰盛,相比起银行巨头们来实则微不足道——同样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4年仅一家建设银行的手机银行全年总交易规模就有7万多亿,接近整个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2014年,中国个人网银交易规模为448.5万亿,企业网银交易规模为855.9万亿,合计1304.4万亿,大约是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的162倍。
    传统银行不仅在企业业务上占绝对优势,在个人业务上的增长速度上也完全不输第三方支付。这个场面,像是一群大象在讨论一条“鲶鱼”的生存空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网上交易发展迅速,网银的交易量自然也增长迅速,但是规则本身决定了,如果你不是银行,就不应该干银行的事。“都说‘央妈’是亲妈,你(互联网金融)也可以做她的儿子呀,‘央妈’不拒绝。但是你不愿意做儿子,还想喝‘央妈’的奶,就不行,这就是监管套利。”
    凌晨发出解释稿
    更保守的安全措施控制了金融系统的风险,更高效的互联网金融则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发出公示后,央行一直处在舆论压力场中。8月1日一大早,一份关于“征求意见稿”的答记者问(以下简称“解释稿”)出现在包括中国政府网在内的官方媒体上。
    有接近央行的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个解释稿之前完全没有在计划中,是临时要求加的,凌晨发出。
    该人士称,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央行支付结算司已经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就内容进行了沟通,但“征求意见稿”正式挂上官网发布后,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某公司又出现了不一致的前后表现。“不过这不足为奇,可谓惯用手段了。”上述人士坦陈经常面临的压力——“他们有大量的用户,又往往能得到媒体的支持。”
    于是央行不得不在“解释稿”中针对被炒得沸沸扬扬的“5000上限”作出说明。其列出了对国内代表性支付机构2014年网络支付业务数据的分析称,使用支付账户余额进行各类消费、转账、理财的80.12%的个人客户,去年累计付款额不超过5000元。
    业内分析人士称,如果货币在第三方支付的闭合体系内流动而不经银行监管,一方面产生了洗钱等犯罪的灰色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而言,如果第三方支付体系内的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而央行掌握不到及时准确的数据,制定出的货币政策的科学性,也将受到影响。在2014年的“征求意见稿”流出时,支付宝方面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也提到了以上两点。
    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安全与效率交战的故事。在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的交叉领域,更保守的安全措施控制了金融系统的风险,更高效的互联网金融则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谁都知道平衡在两者之间,但是人们必须做出选择,平衡究竟在哪。
    “安全跟效率本身是矛盾的。银行就像是老成持重的中老年人,对应着大额与安全,互联网金融就像是毛头小子,对应着小额与便利,大家各有各的优势,但是两者的位置不能搞倒了。你要想变成我,就要养成我这样的性格,否则的话你不要变成我。”鲁政委说,第三方支付是一根管子,输水的时候沾一点水可以理解,但是搞出水池了,那肯定有问题。
    8月3日,腾讯通过“腾讯互联网金融”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回应称,“看到了一个既开放又审慎的监管部门对创新的高支持、对风险的低容忍”,并表示将与央行保持紧密沟通,提出建设性意见。南方周末记者向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与拉卡拉方面问询,均未得到官方回应。被认为得到利好的银联官方亦表示,征求意见期间,不便发言。
    “P2P们”去哪儿
    央行则要把这个市场重新塞回银行手中。
    P2P平台的存管资金或将在新规落地后不得不搬到“新家”。
    按照现在的“征求意见稿”,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为理财产品或金融机构开设支付账户,意即P2P的托管账户将全部由银行来开设,意见稿同时强调,资金风险银行也必须承担。此前被争抢的P2P网贷资金托管业务将由银行主导,但银行真的会乖乖接下这块“费力不讨好”的业务吗?
    P2P网贷平台的第三方账户托管,指的是投资人的资金从向P2P网贷平台充值开始,到借款人得到这笔资金,又从借款人还款充值开始,到投资人拿回本息,这两段时间内资金不能进入P2P平台,也不能由网贷平台随意调动,这笔钱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直接在投资人和借款人之间过渡,第三方平台只能按照协议约定扣除相应服务费。网贷平台只对收取的服务费有所有权和支配权。这样的设置保证了网贷平台单纯的信息服务商身份,一定程度规避了风险,对投资人有更多的保障。第三方托管账户实际上起到了信托的作用,替债权债务人管理资金流动的过程。
    由于资金量相对小,网贷平台的第三方托管业务对于银行而言利润不足,又因为借款者质量参差不齐,还要冒着大于一般业务的风险,所以银行对这一块市场并不感冒,喊出的报价也往往高出P2P平台的接受范围。立志要做“银行不愿意做的事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则在这个市场上激烈竞争,以远低于银行的资金托管成本抢占了大部分市场,并将此作为了自己业务的重要构成。
    央行的“征求意见稿”,则要把这个市场重新塞回银行手中。
    据一财网报道,6月9日,宜信旗下线上P2P平台宜人贷与广发银行试运行资金全流程托管,实现宜人贷存量资金账户接入广发银行。7月中旬,宜人贷新增客户资金账户也将接入广发银行资金托管系统,以实现所有资金账户全流程都在广发银行托管。早些的7月2日,P2P平台积木盒子将平台借款人、投资人的账户资金托管从之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切换至民生银行资金托管系统。
    人人聚财创始人许建文8月2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平台就资金托管业务与银行正在谈,目前进展顺利。“我们的规模和影响比较大,银行还是愿意的,但是这个行业的公司太多,是不是银行都愿意提供支持?我觉得肯定有困难。”许建文的分析是,如果要力推,就得有一些类似于强制性的措施才能让银行们接下这块市场,而这又需要银监会的政策支持。
    即便公司被认为优质、资金量足够大,能得到银行的业务支持,多出来的托管成本也将抬升P2P渠道的借款成本。许建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一块带来的成本提高大约在10%,目前计划由公司自己来消化,这将直接降低P2P公司的毛利。
    路在变窄
    在“纯支付通道”之外,可走的路似乎越变越窄。
    在积木盒子联合创始人魏伟眼中,将资金托管交给银行的过程中最艰难的不在于价格的谈判或是商业力量的博弈,而是对于P2P业务的理解与磨合。
    以自动投标为例,按照最严格的风控标准,民生银行起初认为这种投标并不一定能代表投资人投标当时的意愿。“但是自动投标已经是P2P行业的标配了,所以讨论起来达成共识就很快。还有许多类似的事情,我们可能要花更长时间,不断磨合,过程非常艰难。”
    由于银行托管了资金,虽然没有法律风险,却要面临商业风险——你倒闭了怎么办?此前银行资金托管面对的都是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等“金主”,相对更为可靠。现在需要面对“没钱的”民间平台,门槛自然将会提高。“那么就有很多人达不到门槛,就相当于你把这部分公司推出去了。”魏伟说。
    微薄的账户托管收入银行大概看不上,但是魏伟觉得,银行可能的另一大收获是,一大票遍布全国的活跃的投资者,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有投资能力,这是没有哪个银行不眼红的资源。“从我们的数据看,在我们将托管交给民生银行之前,在我们这投资的用户是用民生银行卡交易和提现的也就只占到2%-3%,那也就是说他一下子获得了其余的98%本来不是他的客户的人。而且你看在P2P市场上的投资者,是头脑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不麻烦你的线下网点,而且有投资能力。”
    此前在牛市中凭着HOMS系统占据配资市场绝对份额的恒生电子又看到了商机,开始向银行推销自己的P2P银行资金存管系统,旨在帮助银行管理网贷平台的客户资金。
    不过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托管业务上,剧情也不是完全没有翻转的可能。
    针对“征求意见稿”第八条“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的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汇付天下相关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根据他们与央行的详细沟通,第三方支付机构虽然不能“为金融机构开户”,但是可以“为投资者开户”。在P2P资金的存管中,“为投资者开户”成了第三方支付的救命稻草,他们仍旧可以从事这项业务,只不过银行里的账户不再是P2P平台的或者是支付机构的,而是投资者自己的。
    汇付天下援引“征求意见稿”第十六条,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支付机构可为个人客户开立综合类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余额可以用于消费、转账以及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或服务。这就从侧面印证了,“为投资者开户”是可行的。
    汇付天下高级副总裁穆海洁说,“服务P2P行业的模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已经合作的七百多家P2P平台不会有任何问题,只会持续提升服务和体验。”在两三年内,他们准确地找到了这一块银行不愿理的资金托管的市场需求,并且成功地将规模做了起来。这一次,他们希望借助对政策的理解和与监管层的沟通,将优势保持下去。
    不过问题又来了,开设可以投资理财产品的综合类账户需要面签,或者5个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来验证身份,这个标准一些大公司都表示非常难达到。
    与此同时,南方周末记者联系到的大多第三方支付公司均决定不表态。他们能看到的是,在“纯支付通道”之外,可走的路似乎越变越窄。
    转自《南方周末》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