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高考的传奇经历 虎年春节前夕,我得到了一本新书《闲有家:爱与生活的随想》(以下简称《闲有家》)。
《闲有家》的作者季云女士,是一位退休干部,书中记述了34个所历、所感、所思的故事,由作家毕飞宇作序。
打开《闲有家》这本书,首先看到作者讲述早年家庭生活经历的 10个故事,个个有血有肉,件件动心动情,亲身经历,朴实无华。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坎坷高考路》。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喜事、心事、难事。哪位高考士子,没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与磨难?但季云的高考经历何止坎坷,何止磨难,简直就是一桩传奇。
季云生在江南乡村,父母靠农耕为生。家里没有兄弟,姊妹三人,季云身为大姐,从小参加劳动,凡是劳作,苦差事当先。村里小学毕业后,季云在镇里读中学。中学毕业的1977年,恰逢停止高考10年后的恢复高考之年。她原来的班主任骑着自行车到田间,告诉她恢复高考的消息。但家里生活困难,又缺少劳力,父母有点为难。经班主任耐心地劝说,终于得到父母的支持。于是作者从田间回到家里,换身衣服,回到学校,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高考补习。
1977年,第一次高考,她考上了,但因家里经济拮据,便同意把上大学的名额让给“老三届”的人,自己被安排做了一名小学代课教师。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1978年,季云不甘心,又参加了高考,结果落榜了。
1979年,季云第三次参加高考,分数已经过了录取线,也参加了体检,但还是名落孙山。
1980年,季云辞去在小学教课的工作,参加了补习班,第四次参加高考。没想到总分数竟被少计了50分,经过查分,虽然纠正,却已录取结束,又意外落榜。正在田里插秧的季云得到这个消息后,一下子瘫倒在田埂上。
1981年,季云第五次参加高考,考前一天,劳累过度,昏倒在县中学门前。第二天她拔掉吊针,被同学用自行车驮到考场,参加考试,三分之差,再次落榜。
1982年,季云第六次参加高考,没想到再次被计错分,英语“74”被错计为“47”,一番周折之后,错分得到纠正,终于圆了大学之梦!
古代科举,三年一考,从二十几岁,考到九十几岁者有之,但多出身于殷实之家。在明朝,大书画家文徵明的玄孙文震孟,苏州人,每三年进京科考一次,连续失败九次,第十次高中状元,年已49岁矣!这也是一位神奇的人物。《明史》记载:“震孟弱冠以《春秋》举于乡,十赴会试。至天启二年(1622年),殿试第一。”文震孟后任皇帝侍讲,再升东阁大学士。
而季云身为农村女孩,先后六次高考,痛苦、焦躁、悲伤、失望,痛不欲生、历经磨难,却百折不挠,可算是一位“奇女子”。这段传奇的高考经历,改变了季云的命运,使她从一名农村的女孩,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也为后来的人生奠定了基础。
季云虽有哭泣悲楚,却不埋怨,而顽强拼搏,终于有成,读来既为之揪心感慨,又为之钦佩欣然。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有目标,要坚毅,要奋斗,不能轻言放弃。
星落日出,月亏则盈。作者经历的挫折和磨难,凝结成为终身受益的宝贵精神财富。
退休生活的游与味 我把人生分作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主要是读书学习,打下基础;第二个30年,主要是工作劳作,为社会作贡献;第三个30年,可以更多地按照自己的心意创造和享受生活。如果说作者在本书的前一部分,着重写了她的第一个30年,后一部分则着重描绘了退休后的文化风景。
退休以后,天地宽广了,生活丰富了,作者有充裕的时间,游历在往日的回忆里、日常的生活里、喜爱的书本里,以及纷繁的自然里。作者把这种游历生活,称作“游味”,在游历中体味,体味自然之美,体味先贤哲理,体味家庭人生。可贵可赞的是作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味,加以梳理、提炼并写出优美文字,结集成书,与读者分享。这其实也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士人,常写一些散文、游记、笔谈之类,不仅为自己,而且为后人,留下一份文化记忆,存下一笔精神财富。
在游味生活中,作者也是一个普通人,更是一位充满热情的有心人。作者发现:“当生命走过一段历程,总有一些附着在某些器物、某段旅程上的。”比如,有段时间,作者每天去菜场买菜都要经过广州的培正路,“这条路的空气里飘着传统、自然、诗意和爱的味道,沿着百年名校、百年老街、百年名园和国宝级建筑,移步换景”。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与培正路相遇,是生命中的机缘,不仅是一次美景的揽采,也不仅是人生某个欢愉时刻的摄录,更重要的是对‘培正’二字的体悟。”
《生日快乐,老部长》一文,是回忆已故原商业部部长、福建省原省长胡平88岁生日家宴的故事。作者是有心人,在出席这场家宴时,不仅表敬贺,还记录了交谈时精彩的片段。作者回忆道:当年福建省省长胡平陪陈云在福建调研,原先安排去考察先进典型,胡平临时提议改变行程,到福建省安溪县最贫穷的长坑乡调研。后来,借改革开放的春风,众多乡民的勤奋、科技人员的智慧,使安溪以茶叶为发轫点,研发和推广安溪铁观音茶,成为世界茶叶名牌,使安溪由“百穷县”发展为“百强县”。
《亲历儿子毕业礼》一文,催人泪下。作者讲述到香港科技大学,参加儿子和儿媳同时被授予博士学位的典礼。作者详细地记述了典礼的过程,校长的致辞,甚至连在典礼上收到的礼物都记录下来。作者说:“我们需要在庄严的气氛中体会崇高和神圣,在隆重的仪式中感受使命和责任。”从农村走出来的作者夫妇和儿子儿媳组成的四口之家,经过努力,竟然出了三位博士和一位业余作家。我由此联想起自己当年同夫人到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出席儿子被授予博士学位典礼的情景,感同身受,心潮起伏。
游历并不稀奇,但是能把回忆、胜景、书本和大千世界,都用来体味游历,并在游历过程中细细品味,再以流畅的文笔记述下来,分享给大家,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追寻“家”与“爱”的真谛
本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似火的热情和诚挚的爱心。尤其是第三部分,12个篇章,从多个视角写出了作者对“家”与“爱”的理解和拥抱。
家,虽人人拥有,却千差万别。作者对“家”,下了一番考据功夫。她仔细琢磨《周易》里有关“家” 48个字的解读和认知,写道:“《周易·家人》卦的象辞、彖辞,散文诗般迷人,义理深邃质朴,揭示了家之奥义。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才是人生旅途中温暖的驿站。”《周易》有云:“闲有家。”在今人看来,“家”与“闲”怎么会关联呢?在古人看来,“闲”字“门”里有“木”。这“木”,有不同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门里有一根横木,就是门闩(栓),把门插上门栓,门里就是家。家的主人是谁?作者援引《说文解字》说:“安”字的结构,是家里有女人。家中有女则安。在远古时代,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母,是一家之主,是家的核心。随着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男女有了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之后,人类文明再发展和进步,譬如女人也工作,也挣工资,可以开飞机,还可以乘飞船升天。讨论女性在家中的地位,讨论女性与家庭的关系,不仅是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课题,而且是逻辑学、妇女学、家庭学的课题。
爱,人人都拥有,家家却不同。“家”的一个功能,就是启发、培育、养成“爱”,既爱人、爱家,更爱国。大而言之,“爱国”的赤诚之爱,“敬业”的纯净之爱,“诚信”的慈悲之爱,“友善”的宽厚之爱,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脉相承,又具有更广阔的意义,更深邃的价值。书中写道:这些心性和品质,都是在家庭中靠父母家人从小培养、并言传身教形成的。家长要教育和帮助子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依据亲身经验和传统文化,作者写道:“我想,一家之主管理家庭,谨立言,慎出语,严格修身,家是吉祥的;安其位,守其正,不偏激,不极端,一碗水端平,家是吉祥的;宁静门庭,严管家人,多唱和声,消减杂音,家是吉祥的。”
家是国的细胞,国是家的凝聚。作者叙述的许多故事,洋溢着对亲人、友人、世人的爱,对社会、民族、国家的爱。书中充满爱,满篇洋溢爱。
作者追寻“家”与“爱”的真谛,不是泛泛而谈,浅尝辄止,而是深读经典,研究探寻,终于豁然开朗,收获成果。这种钻研精神和毅力,使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位六次参加高考的小姑娘。
我赞成这样一种说法:演说、著文力求“事理圆融”。事指故事,理指道理。仅有故事而没有道理,不深刻;仅有道理而没有故事,则不生动。把故事和道理融合,才既好听(看),也深刻。本书一个突出特点是事理交融,故事中有道理,道理中有故事。
读完本书,余味绵长。作者笔下的生活,那么惬意,那么热情,那么温馨,那么积极,读来令人不禁为之欢喜。当然,看图书介绍,不如看原书,正如听说苹果香,不如亲口尝——还是阅读原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