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园地 >分享分类
一名办公室年轻老兵的工作感悟(2):公文写作篇
日期:2019/2/12 10:30:28 人气:2168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识局
作者:佐佑 



在办公室工作的人习惯被称作“文字兵”,还有人戏称“我们不创造文字,只是文字的搬运工。”


由于分工不同,有的人需要持续原创,有的人以现有材料整合摘编为主;有的岗位负责短平快的信息,有的岗位负责大部头的报告和领导讲话稿。但无论怎样,文字都是一个人的门面,反映出作者的思维水平和逻辑分析能力。


上述岗位和任务,笔者有幸都做过一些,今天就来谈一谈办公室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公文写作。



文件到底有没有意义?


经过几次对文山会海的整顿,现如今无用无效无任何营养的文件理论上已经有所减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机关里只要不是单纯的函件(阅提意见等办事用的文件),一般来讲对工作、对自己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通过办文,学习如何推进工作。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这样的感触:有些事情在我们脑子里,往往是混沌不清的,即使和同事聊起来,也是有一搭没一搭,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这时候要开会专门讨论此事,我们就得写个汇报材料,或者简单地在本子上列个汇报提纲。


这样一个由思绪转化为思想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思考。下笔之后,事情变得有了眉目、有了条理。再比如下发一份通知,里面总得提要求吧,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何把要求和流程尽量合理化,也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


通过办文,学习如何斟酌问题。这一点在起草调研报告时更加明显。有些公文比较程式化,甚至不用特别过脑子,只要不出错就行。但调研报告必须要挖掘出一些独特的点,否则会流于平庸。


实际上,从走访调研,到整理调研笔记,再到提炼独特的观点,最后布局谋篇,这其中辅之以大量的背景知识查证。可以说,完成一篇优秀的调研报告,多多少少就在某一话题上有了一定的发言权。至少在单位里,领导再次关注这个话题,一定会想到调研报告的起草者。


写文的一般方法论


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不同,但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在此想到几点,总结如下:


标题,生动而不失庄重。领导每日案头上的文件多不胜数,停留在一份文稿上的时间非常有限。从这个角度上讲,写文其实是一门争取领导注意力的学问。如何争取注意力?从一个新颖生动的标题开始。


有没有可资借鉴的例子呢,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其实在做同样的事情。君不见如今好多金融分析师的报告,其标题往往别具一格,因此传播甚广。再看传统媒体,如今报纸杂志的稿件标题也越来越抓人眼球,甚至隐约有网红化的趋势。


在这里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哗众取宠或为了制造效果而过分夸大。当然,在机关工作的朋友,文风大概普遍偏保守,不妨解放思想,起一个新颖而不失庄重的标题,再配上一个简单易懂的副标题,效果应该会不错。
哪种标题可能会赢得领导的青睐呢?有几种可以尝试:旁征博引、生动比喻、数字概括、言简意赅、设问设答。



正文,带着脚镣跳舞。不少文章是命题作文,甚至提纲都是领导拟定或大家一起研究出来的。但是字里行间,仍应该尽量体现出作者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如何体现风格?这里提供几个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敢于触及矛盾和痛处。一份有价值的材料,一定是反映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歌功颂德的文字大有人去写,我们就不用浪费时间了。但是这里面也存在一个度的问题,说问题提建议也要注意措辞,太过激烈就成了否定甚至批判,后果嘛……翻翻党史就一目了然了。


二是尽量丰富细节。比如多用数字,摆事实尽量写清楚六要素。当然,数字也不宜过多,不然您试试统计局的公报,看看能不能读得进去。


三是事实胜于议论。工作中,我们往往写了太多议论文,渐渐有了好为人师的毛病。哪个读者喜欢时不时被别人上课呢?有位领导对我说,要多写记叙文,少写议论文。想想读者喜欢看什么?案例和故事,不一定非要长篇大论,一两行一个的小案例,可以让文章变得丰富起来。


四是建议和措施具体可行。前面说过,反映矛盾和问题已经够让领导添堵了,在文章的末尾一定要举一些建议。但是我们往往对这部分不加重视,写一些套话凑字数,说了等于没说。


个人观点,应当举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哪怕再小再细微,但在现有条件下能够迅速推动的,都是好建议。换句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许多问题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也需要一点一滴去化解。天天研究屠龙之术,只能是纸上谈兵。



还有一种特别的文章,领导的讲话稿。对于讲话稿其实只有一个要求:为哪个领导拟稿,就要像哪个领导。


同事常说,最大的失败就是,领导开会或出席活动时,辛辛苦苦准备的稿子被甩在一边,自己脱稿讲。


其实,有的领导确实喜欢即兴发挥,现在领导的水平越来越高,照本宣科的也越来越少。我们不求领导能够每次使用我们的稿子,如果能给他提供一种思路、一份参考,体现在他即兴发挥的时候偶尔能用到稿子里的内容,这就说明领导认真地读过稿子了,这也是一种成功。


如何能够写得像领导的风格呢?首先要切实领会领导的意图,大方向上绝对不能南辕北辙。如果不是很清楚,就要多做一些资料搜集工作,找找领导以前的讲话或文章,做一个大体判断。


其次要研究领导的说话特点。讲话不同于正式文章,可以写得稍微口语化一些。尽量用短句,那种一句话两三行的句子还是不要出现为好。避免过分修饰,有的语句配有各种定语状语补语,还带着浓浓的翻译腔,这种一定要杜绝。


最后要研究受众的特点。领导讲话的对象是谁?是本单位同事、外单位人士、媒体记者、普通群众、专家学者?对不同的群体,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介绍背景和使用专业术语也有所不同,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一些不可忽视的细节


细节见魔鬼。有些看似小事的细节,可能会对我们辛苦写出来的文产生重大影响,不得不防。


杜绝错别字。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错别字就好比一锅汤里的老鼠屎,让人特别倒胃口。如何尽量避免错别字呢?在校对时最好念出声,一字一字念出来,和单纯用眼睛浏览,仔细程度是不一样的。


此外可以和同事互相校对。还有就是成稿之后放一放、缓一缓,过一小段时间再回头校对,或许会发现新的问题。


严格遵循公文格式。之前关于公文格式,有一套国标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但在具体操作中,各地各部门多少会有一些字体字号行间距上的独特要求,甚至有的单位以自己独特的文件格式形成特色,也成为了风格的一部分。


正所谓“入乡随俗”,平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写完之后对照以前文件的电子版刷一遍格式。否则公文写得再好,领导看过一眼就失去了耐心,岂不是事倍功半?


日积月累,建立素材库。高中三年,我的作文成绩一直很好,高考也拿到了接近满分的成绩。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个习惯大概要数素材库。那会一旦看到好的例子、优美的语句,一定要剪下来或者抄下来,整理到一起。如今这一习惯在工作中也大有裨益。



最后,推荐两本书。《怎样写文章》收录了近现代名家关于写文章的论述几十篇,作者王梦奎先生在国办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本书值得反复品读。


此外,麦肯锡资深员工撰写的《金字塔原理》,从写作构思和搭建逻辑体系的过程入手,提供了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在此也一并推荐。


----------------------------------------------------------------
版权声明:本文信息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声明:请在转载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污水处理 | 废气处理 | 环保技术咨询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